[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0615.X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刚;冯贝贝;孙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0 | 分类号: | F16N13/00;F16N3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部件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泵。
背景技术
机油泵在润滑系统中,是可迫使机油自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装置。在具体应用时,如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通过机油收集器,将油底壳中的润滑油送至发动机各摩擦副处,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果润滑不良,将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因此保证机油泵与机油收集器的正常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机油泵与机油收集器的密封介质为润滑油,只有良好的密封才能保证机油泵建立起需要的油压,保证尽量不产生气蚀,满足发动机对润滑的要求。
目前,在机油泵油道通常为直径相同的管状结构,其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的密封通常采用两种形式,其一是O形环轴向密封,其二是O形环径向密封,但上述形式需较多的布置空间,设计的产品不能满足轻量化、小型化的要求;同时,其加工难度大,需要加工出一个平面与一个凹槽,且需保证粗糙度,加工步骤繁琐,耗时费力,且对投入加工的刀具要求较高,普通设备无法满足制造需求,成本高,因此造成端面密封放置密封圈困难,存在漏油隐患,密封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机油泵油道的结构为直径相同的管状结构,其在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连接时会发生切边现象,密封圈因切边所产生的胶条会掉入润滑油中,对油道造成堵塞、污染润滑油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经济、简单且密封可靠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其密封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机油泵本体,在机油泵本体上设有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相连的油道,在油道上设有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配合的油封,所述的油道上设有直径大于油道直径的第一扩径部,该第一扩径部的直径大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的外壁管径。
进一步讲,在油道上设有与第一扩径部衔接的、直径大于第一扩径部的第二扩径部,所述的油封设置在第二扩径部上。
具体来讲,上述的第二扩径部为变径结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上述的第二扩径部的截面形状为外扩的圆台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增设第一扩径部,使机油泵的油道上形成一个阶梯台,在油道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密封连接时,机油收集器连接管可直接顶置在阶梯台上,在机油收集器连接管与油封配合时,起定位的作用,保证发动机高速运转过程中的NVH性能及吸油效果。即便发生切边现象,因切边产生的胶条也不会落入油道内,避免了因胶条的产生而对油道造成堵塞或污染润滑油现象的发生。
2、增设第二扩径部,使油封设置在第二扩径部上,方便油封的定位及进一步避免切边现象的发生,同时,第二扩径部为变径结构,即其端面半径并不是全部相同,作为具体实施的一个最佳方式中,如第二扩径部为截面形状为外扩的圆台形(端面半径完全不同)时,由于发动机启动带动机油泵转动,进而在机油泵油道内产生一个低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路的压力,此时整个机油收集器管道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压力,对油封产生一个向油道内的吸力,使密封更加严密、可靠。且各扩径部加工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油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机油收集器连接管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中:
1、机油泵本体;2、机油收集器连接管;3、油道;4、油封;
5、第一扩径部;6、第二扩径部;7、连接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在于对机油泵的油道结构进行改进,其他的机油泵本体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均可采用现有的机油泵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由图1-图2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包括机油泵本体1,在机油泵本体1上设有油道3,油道3上设有直径大于油道直径的第一扩径部5,该第一扩径部5的直径比机油收集器连接管2的外壁管径稍大,第一扩径部5与油道3之间形成一个阶梯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0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油器
- 下一篇:用于棒材轧辊轴承上的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