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0178.1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张华仓;束维武;谢罡;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张和平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烯烃 护套 用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船用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常在江河湖海等水下环境和干燥的船舱中工作。在船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船用电力电缆是在船用电力系统的主于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其中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由于船用电力电缆使用环境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船用电力电缆的防水性要高,绝缘性能要好,阻燃性能要强,并且抗干扰能力要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采用交联聚烯烃材料作为护套的材料,来提高船用电力电缆的防水性、绝缘性和阻燃性,同时设置内、外屏蔽层来增强船用电力电缆的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包括有电缆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内芯由多根导体绞合组成,所述的多根导体外分别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的电缆内芯外依次包覆有内屏蔽层、绕包层、外屏蔽层和护套。
所述的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导体均为镀锡铜导体,多根导体的电阻率均小于0.017241Ω.mm2/m。
所述的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交联聚乙烯。
所述的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材质为交联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交联聚烯烃材质的护套完全能够适应在水中和干燥的船舱环境中工作,具有很高的防水性、绝缘性和阻燃性,同时内、外屏蔽层的设计增强了船用电力电缆的屏蔽效果,抗干扰性能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聚烯烃护套船用电力电缆,包括有电缆内芯,电缆内芯由多根导体1绞合组成,多根导体1采用复式束绞,绞合节距比小于10倍;多根导体1外分别包覆有绝缘层2,电缆内芯外依次包覆有内屏蔽层3、绕包层4、外屏蔽层5和护套6。
多根导体1均为镀锡铜导体,对拉丝后的铜导体进行镀锡处理,防止在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氧化现象,多根导体1的电阻率均小于0.017241Ω.mm2/m。
绝缘层2的材质为交联聚乙烯;护套6的材质为交联聚烯烃。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出厂前需要检验项目有:导体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电缆结构尺寸检查以及电缆外观标志检查。通常本实用新型的半成品要进行浸水电压或干式火花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0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