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6762.1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普罗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1/01 | 分类号: | G05B11/01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控制器结构比较笨重复杂,而且外形不够美观,防水效果也不够好,运行不稳定,噪声大,不易操作,给设备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器,它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采用铝合金压铸的外壳,使得控制器更加轻便,而且所有的结合面都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防水功能好,运行平稳,易于操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机1、手轮2、切换杆3、指示器4、接线端子排5、钢制底板6、电缆防水接头7、机械限位螺钉8、外壳9、离合器10、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转矩开关13、转矩轴14和限位开关15,钢制底板6设置在外壳9内,电机1、指示器4、接线端子排5、转矩开关13和限位开关15均设置在钢制底板6上,转矩开关13与转矩轴14相连,转矩轴14一侧设置有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与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相连,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与电机1相连,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一侧设置有离合器10,离合器10下方连接有切换杆3,离合器10的另一端与手轮2相连,外壳9上设置有电缆防水接头7,电缆防水接头7下方设置有机械限位螺钉8。
所述的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两端均设置有碟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采用铝合金压铸的外壳,使得控制器更加轻便,而且所有的结合面都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防水功能好,运行平稳,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机1、手轮2、切换杆3、指示器4、接线端子排5、钢制底板6、电缆防水接头7、机械限位螺钉8、外壳9、离合器10、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转矩开关13、转矩轴14和限位开关15,钢制底板6设置在外壳9内,电机1、指示器4、接线端子排5、转矩开关13和限位开关15均设置在钢制底板6上,转矩开关13与转矩轴14相连,转矩轴14一侧设置有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与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相连,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与电机1相连,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一侧设置有离合器10,离合器10下方连接有切换杆3,离合器10的另一端与手轮2相连,外壳9上设置有电缆防水接头7,电缆防水接头7下方设置有机械限位螺钉8。
所述的指示器4方便操作者侧面观察阀门位置。
所述的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两端均设置有碟形弹簧,执行机构输出转矩时,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两端的碟形弹簧被压缩,蜗杆发生与输出转矩成比例的轴向位移,位移的大小由曲柄转化为转矩轴的转动角度,通过安装在转矩轴上的凸轮触动转矩开关,实现转矩保护或发送转矩故障信号功能,且单头蜗杆蜗轮机构11具有自锁功能。
所述的电机1可独立拆卸,其定子冲片外露,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电机绕组内埋设有过热保护开关,防止电机过热损坏。
本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手动操作时,搬动切换杆将离合器与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中的蜗轮脱离并与手轮2结合,支撑片自动支撑离合器保持位置,进入手动状态;电动操作时一级蜗轮蜗杆机构12中的蜗轮转动退出支撑片,离合器在弹簧作用下自动与一级蜗轮结合,回复电动操作状态;当在调试或电源中断时可通过手轮操作阀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采用铝合金压铸的外壳,使得控制器更加轻便,而且所有的结合面都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防水功能好,运行平稳,易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普罗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普罗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快速切断脐带夹
- 下一篇:一种盆底重建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