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6496.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6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picc 患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治疗技术层出不穷,PICC便是其中一种。PICC的全称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其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临床上常选用肘部静脉作为周围静脉的导入点。由于PICC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置管时间长,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和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因此临床采用PICC置管的患者日益增多。但医护人员在护理PICC置管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患者在住院期间通常需要穿上医院规定的患服,传统患服上的袖子都是完整的,由于PICC置管患者在输液和冲管前后都需要先将衣袖卷起而露出肘部,这样无论对于行动自如的患者还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都会带来一些不便。另外,当连接好输液装置后,很多患者习惯将衣袖放下,尤其是在冬天。这样做虽然保暖,但是不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输液情况,而且还容易造成输液过程中输液管的反折,从而导致液体输注不畅。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若患者因某些原因而需要行动时,很有可能造成输液管连接处出现脱落。此外,若将衣袖持续卷于上部,虽然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输液情况,但却不能保暖,以至于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产生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且保暖性好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是在传统患服的至少一个衣袖肘部内侧部位形成一个开口,并且在开口的外部覆盖一个罩盖。
所述的开口和罩盖均呈长方形。
所述的罩盖的一侧边利用衣袖内侧缝线与开口的内侧边缘相连,而其余三个侧边则比开口的相应边长2cm。
所述的罩盖上三个未固定侧边的内表面边缘和开口上相应侧边的外表面边缘安装有用于自由开合罩盖的多个粘扣或纽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是将传统患服的至少一个衣袖肘部内侧部位设计成开合式,医护人员可利用打开罩盖的方式通过开口进行输液或冲管操作,操作完成后再用罩盖封闭住开口,这样不仅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减少行动不便,而且输液过程中输液管还可以自由通过粘扣或纽扣之间的缝隙,因此能够避免出现输液管连接处脱落、输液管反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患服中肘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患服1是在传统患服的至少一个衣袖肘部内侧部位形成一个开口2,并且在开口2的外部覆盖一个罩盖3。
所述的开口2和罩盖3均呈长方形。
所述的罩盖3的一侧边利用衣袖内侧缝线与开口2的内侧边缘相连,而其余三个侧边则比开口2的相应边长2cm。
所述的罩盖3上三个未固定侧边的内表面边缘和开口2上相应侧边的外表面边缘安装有用于自由开合罩盖3的多个粘扣或纽扣4。
在输液和冲管前后,医护人员可首先打开患服1上的罩盖3,待输液和冲管治疗结束后,再利用粘扣或纽扣4将罩盖3覆盖在开口2上。另外,由于开口2和罩盖3之间是利用粘扣或纽扣4相互连接,因此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可以自由通过粘扣或纽扣4之间的缝隙,而无需完全将开口2打开,所以保暖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揉捏式按摩垫的颈椎部位调节按摩器
- 下一篇:证件数码识别、扫描、打印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