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滚整田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5207.7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和全;麻克庆;唐小桃;李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虹发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滚 整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滚整田机,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农田土地的耕整是必须的一个生产程序。农田土地的耕整不仅是松土、旋耕,更需要进行起垄、开沟排水以及土地的表面压实等;如在油菜、芝麻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因其作物种子径粒较小,不适用于播种机械播种,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种植,即将作物种子撒播在农田土壤表面,待其生根发芽生长到一定时期,再进行间苗的田间管理程序。该种方法虽然能使大部分的作物种子生根发芽,但撒播后的作物种子暴露在农田土壤表面,部分的作物种子因墒情原因不能发芽,农田极易出现出苗不齐的斑秃现象,必须人工进行补栽或移栽,增加了田间后期管理工作量,同时,因农田土壤松软,作物种子生根发芽后,根系不牢,一遇风吹雨淋极易发生倒伏的现象,同时,影响后期的收成。因此,要保证油菜、芝麻等农作物后期的良好收成,减少田间后期管理工作量,就必须在作物种子撒播后压埋于农田土壤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滚筒的碾压,即可将撒播后的作物种子压埋于农田土壤中,避免出现出苗不齐的斑秃现象,又可将土地的表面压实以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打滚整田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打滚整田机,它由动力装置、机架、滚筒和牵引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顶部通过固定螺栓活动安装有牵引杆,机架下端固装有滚筒,机架后端的牵引杆上设置有驾驶座,牵引杆的端头通过连接件与动力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由拖拉机构成,滚筒直径为300—600㎜,滚筒长度为800—13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打滚整田机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过程中,在动力装置的牵引下,通过滚筒的碾压,即可将撒播在农田土壤表面的作物种子压埋于农田土壤中,并将农田土壤的表面压实,以避免出现出苗不齐的斑秃现象和作物根系不牢,一遇风吹雨淋极易发生倒伏的现象,该打滚整田机只需单人操作,作业质量好,工作效率高,保证了农作物后期的良好收成,同时又减少了田间后期管理工作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打滚整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装置,2、机架,3、滚筒,4、牵引杆,5、固定螺栓,6、驾驶座,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打滚整田机由动力装置1、机架2、滚筒3和牵引杆4构成,动力装置1由拖拉机构成,机架2顶部通过固定螺栓5活动安装有牵引杆4,机架2下端固装有滚筒3,滚筒的3直径为300—600㎜,滚筒3的长度为800—1300㎜。机架2后端的牵引杆4上设置有驾驶座6,牵引杆4的端头通过连接件7与动力装置1活动连接。
该打滚整田机工作时,滚筒3在动力装置1的牵引下转动,通过滚筒3的碾压,即可将撒播在农田土壤表面的作物种子压埋于农田土壤中,并将农田土壤的表面压实,以避免现有出现种子发芽出苗不齐的斑秃现象和作物根系不牢,一遇风吹雨淋极易发生倒伏的现象。该打滚整田机只需单人操作,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作业质量好,工作效率高,保证了农作物后期的良好收成,同时又减少了田间后期管理工作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虹发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虹发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化带集雨自动微喷灌装置
- 下一篇:可变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