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斜板型污泥浓缩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4397.0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崔红梅;于忠臣;林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斜板型 污泥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对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的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上斜板型污泥浓缩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污泥含水率:95-97%,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含水率达99%以上,体积巨大。工业水处理的一些生物处理设施、混凝等也产生大量的含水污泥,体积较大,都需要进行浓缩处理。
浓缩池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容—颗粒间隙水70%。污泥的含水率由99%降低到96%,污泥的体积可以减小3/4,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体积可以减小1/2,体积减小后可以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的条件。现有的污泥浓缩池有一个底部为锥形的池体,如图1所示,池体1的底端有排泥口2,进泥管3从池体的上部进入池体1并向下伸入到池体1下部分,浓缩池的上部设有环形的集水槽4,集水槽4环绕在池体的内壁处,出水管5设置在池体的顶端部位并与集水槽4相通,在污泥浓缩池对污泥处理过程中,污泥处于池体1的中下部,池体1上部是上清液层,此过程污泥处于缺养料缺氧状态,会出现厌氧消化,它是不同细菌作用的一连串生化反应。由于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仅为2d,而甲烷菌的繁殖周期为4~6d,所以污泥浓缩池中的厌氧消化是不完全的,上清液杂质中有机物浓度高。这些含高浓度有机物的上清液回流到初沉池、曝气池或是处理流程的前端,将会增加生化处理的负荷,影响出水水质。特别是水量较小的工业水处理,上清液的回流会使污水处理构筑物承受较高的冲击负荷,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上斜板型污泥浓缩池,它用于解决现有污泥浓缩池浓缩污泥后上清液中有机物浓度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上斜板型污泥浓缩池包括底部为锥形的池体,池体的底端有排泥口,进泥管从池体的上部进入池体并向下伸入到池体下部分,浓缩池的上部设有环形的集水槽,出水管设置在池体的顶端部位并与集水槽相通,池体的中下部为污泥区,上部为上清液区,上清液区安装平行设置的斜板,斜板为带负电的表面光滑的板材,斜板与池体内壁固定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斜板倾斜角度60°—75°之间。
浓缩池上清液中的部分杂质物质为生物絮体,粘性和比表面积都较大,安装斜板,可以增加杂质相互碰撞的机会,碰撞后多个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质量体积较大的大颗粒,加大了絮体颗粒的沉降速度。安装了斜板增加了沉淀面积,根据浅池理论,可以增加杂质颗粒的去除效率。斜板倾斜角度60°—75°之间且表面光滑可以使沉淀在斜板的杂质大部分下滑到污泥层,加速上清液区沉淀过程以及减少斜板的阻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清液中的部分杂质物质一般为生物絮体,粘性和比表面积都较大,在两块斜板之间和斜板上,相互碰撞后会产生一定的凝聚作用,生成体积,质量较大的絮凝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板,可以大幅度提高上清液内的杂质的沉淀效率,提高浓缩池出水水质,使尽可能多的有机物随着浓缩污泥进入下一步污泥厌氧消化中,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上清液回流到污水处理流程的前端,可以大大减轻污水处理流程的冲击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污泥浓缩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池体 2排泥口 3进泥管 4集水槽 5出水管 6上清液区 7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这种上斜板型污泥浓缩池包括底部为锥形的池体1,池体1的底端有排泥口2,进泥管3从池体的上部进入池体1并向下伸入到池体1下部分,浓缩池的上部设有环形的集水槽4,进泥管3位于集水槽4之下,出水管5设置在池体1的顶端部位并与集水槽4相通,池体1的中下部为污泥区,上部为上清液区6,浓缩污泥的沉淀刚开始进行时是区域沉淀,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干扰、妨碍,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地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随着浓缩的进行,开始形成区域沉淀,即形成压缩。颗粒互相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根据这个过程,在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区6加设平行设置的斜板7,加大上清液内杂质的沉淀,来提高出水的水质,为了加大上清液区6的高度以便安装斜板7,可以增加污泥浓缩池的高度。
上清液中的部分杂质物质一般为生物絮体,粘性和比表面积都较大,在两块斜板之间和斜板上,相互碰撞后会产生一定的凝聚作用,生成体积,质量较大的絮凝体,加速了沉淀过程。但上清液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活动频繁,易在斜板7上形成污泥层,不利于排泥,因此斜板7采用60°—75°之间的大角度,材料则采用带负电的板材,要求表面光滑,上清液的杂质一般带负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有利于沉淀在斜板上的杂质重新回落到污泥浓缩区,继续参加污泥的浓缩,浓缩后进入后续的消化等工艺进一步处理。若上清液的污泥浓度大,斜板7易堵,可以适当加大斜板7间距或增加斜板7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aaS软件的计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供水管网爆管预测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