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末端系统的换热毛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2745.0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8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5B30/06;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 末端 系统 毛细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管,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毛细管,尤其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末端系统的换热毛细管。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即可供热有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广泛应用于大型商场、酒店、写字楼和医院等场所。
当前,地源热泵的末端系统优选采用毛细管网末端进行换热,然而当前的毛细管网末端所使用的换热毛细管均是圆形管,由于圆形管的管壁与空气相接触的面积较小,所以气体进行换热时,圆形换热毛细管的散热效率较低,导致毛细管网末端的换热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圆形换热毛细管管壁圆滑,其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动,附着力不强,导致毛细管网末端不牢固,强度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源热泵末端系统的换热毛细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源热泵末端系统的换热毛细管,所述换热毛细管的截断面为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多边形为四边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换热毛细管,其截断面改为椭圆形或多边形,与传统的圆形相比,在截断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椭圆形或多边形换热毛细管的管壁与空气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由于其非圆形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滑动,附着力强,最终使得毛细管网末端结构牢固,强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换热毛细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另一种换热毛细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毛细管,用于地源热泵末端系统的毛细管网,该换热毛细管换热效率高,且不容易发生什滑动,附着力强。
参见图1所示的换热毛细管的截面示意图,该换热毛细管的截断面11为椭圆形,椭圆形结构相对于圆形结构来说,在其截断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其管壁接触空气的面积相对较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同理,参见图2,换热毛细管的截断面12还可以是四边形,三边形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毛细管,该换热毛细管的截断面改为椭圆形或多边形,与传统的圆形相比,在截断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椭圆形或多边形换热毛细管的管壁与空气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由于其非圆形结构,在组装过程中不易滑动,附着力强,最终使得毛细管网末端结构牢固,强度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裕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镀铝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TiC耐热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