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679.7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孟校 |
主分类号: | F23Q7/00 | 分类号: | F23Q7/00;F23Q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火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通打火机的能源供应多为液化气或煤气,通过引火装置点燃释放的液化气或煤气以产生火焰,从而起到点火的效果。作为一种点火装置,其具有携带方便、占用空间小、使用快捷等优点,其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对抽烟人士,打火机是其随身携带的必备用品。
但是,普通打火机以液化气或煤气作为能源供应的方式,使得其应用过程中需消耗巨大的不可再生资源,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且在液化气或煤气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另一方面,普通打火机多为一次性使用,在液化气或煤气使用完之后打火机只能报废处理,不利用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在现有技术中的可二次使用的打火机,其充气和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打火机,采用电能作为打火机的能源供应,其可二次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打火机,包括机身和机盖,在机身上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和打火开关,电子打火装置与设置在机身内的电源装置电连接,打火开关电连接在电子打火装置与电源装置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子打火装置为电阻线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机身内充电电路板,充电插口、充电电路板与电源装置顺次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充电插口设置在机身的底部或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充电插口为USB插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电能作为打火机的能源供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打火机采用液化气或煤气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点火装置。
2、该打火机可多次重复使用,且充电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打火机只能一次使用造成的资源浪费。
3、该打火机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较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火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火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身 2,机盖
3,电子打火装置 4,打火开关
5,电源装置 6,充电电路板
7,充电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火机的电路原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火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火机,包括机身1和机盖2,在机身1上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3和打火开关4,在机身1内设置有电源装置5,其中,电子打火装置3与电源装置5电连接,打火开关4电连接在电子打火装置3与电源装置5之间,其中,电子打火装置3为电阻线圈。
当打火开关4处在闭合状态下,即按下点火开关4,打火开关4、电阻线圈与电源装置5形成闭合回路,电源装置5为电阻线圈供电,电阻线圈被加热发出热量,用于实现点火功能。
当打火开关4处在断开状态下,即松开打火开关4,电阻线圈与电源装置5断路,电阻线圈无电源供应,不发出热量。
这样,通过压下或松开打火开关4控制电源装置5为电阻线圈供应电能,从而控制电阻线圈的加热以实现点火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打火机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电能加热电阻线圈的方式使得电阻线圈发出热量以进行点火,其不产生火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打火机采用液化气或煤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火焰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点火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电源装置5的充电效果,设置有充电电路板6和充电插口7,充电插口7、充电电路板6和电源装置5顺次连接,将充电插口7电连接在充电装置上从而实现对电源装置5的充电效果,实现打火机的重复循环利用。其中,充电电路板6设置在机身1内,充电插口7可设置在机身底部或机身侧面,充电插口7可以设置为USB插口,可接插在如电脑的USB接口上进行充电,其使用过程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孟校,未经刘孟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烟道高效节能炉
- 下一篇:一种保险点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