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元件分五次拉开的厢式隔膜压滤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495.0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来;史晓晖;李安华;罗启庭;王书博;李传菊;宋允国;苏杰;郇恒现;李瑛;孙丽丽;亓玉;赵云湘;陈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172 | 分类号: | B01D2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元件 五次 拉开 隔膜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特别涉及大型的,一次拉开多件过滤元件,分五次拉开卸料的快开型厢式隔膜压滤机。属固液分离领域设备。
背景技术
厢式隔膜压滤机是固液分离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之一。原机型受滚子链传动结构的限制,存在以下不足:
1、每台压滤机只能采用2组开框元件,分三次拉开过滤元件卸料。
2、三次拉开过滤元件卸料的缺陷是:
(1)随着过滤面积的增大(即过滤元件的增多),拉开过滤元件卸料占用压滤机主梁长度会越长。受拉开卸料长度限制,压滤机不宜做大,每台压滤机过滤面积一般小于500m2。
(2)在相同处理能力下,与五次拉开相比,设备选用台数多,占用场地面积大,投资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不足,设计开发了一种分五次拉开过滤元件的厢式隔膜压滤机。特点如下:
1、每台压滤机采用3组开框元件(图1),分五次拉开过滤元件卸料(图2~图7)。
2、在主梁导轨上,开框元件按可编程控制器指令顺序,往复拉开过滤元件。过滤元件之间、过滤元件与开框元件之间均用等长拉板链条联接(图1)。
3、开框元件上装有液压马达或调频电机,所需驱动液压油或电源,由敷设在与开框元件随动的钢质拖链上的液压软管或电缆输送(图1)。
4、主梁分前段主梁与尾段主梁,两者在尾段主梁的锁紧卡板后端用主梁联接键板联接。结构简单,便于运输与安装(图1)。
5、与三次拉开相比,在控制柜、泵站、液压缸、压紧板、止推板、阀门等配置元件不变,整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每台压滤机可多配置过滤元件45%,增加过滤面积45%,单机过滤面积可达800m2,从而大大降低了单位过滤面积的投资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拉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拉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次拉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四次拉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五次拉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拢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1、开框元件a,2、过滤元件,3、拉板链条,4、开框元件b,5、开框元件c,6、止推板,7、尾段主梁,8、拖链,9、锁紧卡板,10、主梁联接键板,11、前段主梁。
1、参照图1所示,一到五次拉开的过滤元件的安装位置如下:
(1)开框元件a与开框元件b之间为第一次与第五次拉开过滤元件;
(2)开框元件b与开框元件c之间为第二次与第四次拉开过滤元件;
(3)开框元件c与止推板之间为第三次拉开过滤元件。
2、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过滤元件开框顺序与工作原理如下:
(1)开框元件a做第一次拉开(图2);
(2)开框元件b做第二次拉开,同时把需要第五次拉开和第一次已经拉开的过滤元件向开框元件a合拢(图3);
(3)开框元件c做第三次拉开,同时把需要第四次拉开和第二次已经拉开的过滤元件向开框元件b合拢(图4);
(4)开框元件c做第四次拉开(反向),同时把第三次拉开的过滤元件向止推板合拢(图5);
(5)开框元件b做第五次拉开(反向),同时把第二次和第四次已拉开的过滤元件向开框元件c合拢(图6);
(6)开框元件a做合拢(反向),同时把第一次和第五次已拉开过滤元件向开框元件b合拢(图7)。
注:图2~图7中,向右拉开为正向,向左拉开为反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曲面转碟密束纤维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