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兆瓦级电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1946.9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刘作辉;郭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F16C33/20;F16C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兆瓦 电动 变桨距 风力 发电 机组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兆瓦级电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愈加强烈,然而石油等资源的日益枯竭与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困扰社会的难题。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我国风能可开发储量超过10亿KW,从“十一五”起,国家已将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列为国策。
变桨距系统是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变桨距变速控制,通过电机驱动减速机带动输出小齿轮与变桨轴承齿圈啮合传动,并使用润滑脂润滑,以驱动叶片旋转,实现风机桨距角的变化。由于风电机组所受载荷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在风机20年的使用寿命中,这种开式齿轮啮合传动的反复运动,导致减速机输出小齿轮和变桨轴承齿圈齿面严重磨损,这种现象在一些重要位置尤为明显,它也是导致变桨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范围一般不大于90°,相当于整个齿圈的1/4。它的位置限定主要依靠安装于变桨轴承内圈的变桨限位撞块和轮毂上的缓冲器凸台来限定顺桨停机位置,依靠安装于变桨轴承内圈的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和安装于轮毂腹板上的极限工作位置开关来限定极限工作位置。目前很多采用电动变桨距驱动叶片的机组,当初次安装时的90°范围齿圈由于长期的反复啮合和复杂的载荷作用而出现磨损,无法满足齿根弯曲强度的要求时,往往需要直接更换轮毂,所需投入成本较大、工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兆瓦级电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用以提高变桨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兆瓦级电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变桨轴承的内圈具有第一安装孔组:第一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孔、第一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安装孔和第一楔形盘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组:第二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孔、第二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安装孔和第二楔形盘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组旋转设定角度后与第二安装孔组重合。
较佳的,上述设定角度介于150°至180°之间。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改进,使风机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通过对另外3/4范围齿圈的使用来延长整个变桨轴承的工作寿命,无需对变桨轴承进行拆装,不损坏轮毂和变桨轴承,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更换成本和工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兆瓦级电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兆瓦级电动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示意图。如图1所示,变桨轴承的内圈具有第一安装孔组:第一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孔B5-1、第一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安装孔B4-1和第一楔形盘安装孔B3-1,以及第二安装孔组:第二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孔B5-2、第二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安装孔B4-2和第二楔形盘安装孔B3-2,其中第一安装孔组旋转设定角度后与第二安装孔组重合。
通过本实施例的改进,使风机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通过对另外3/4范围齿圈的使用来延长整个变桨轴承的工作寿命,无需对变桨轴承进行拆装,不损坏轮毂和变桨轴承,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更换成本和工时。
该实施例在原变桨轴承基础上,在轴承内圈的相应位置,将原有的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孔B5-1、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安装孔B4-1、楔形盘安装孔B3-1,旋转一定的角度(例如介于150°至180°之间的任意角度)后对应加工相同的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孔B5-2、极限工作位置撞块B4-2和楔形盘安装孔B3-2。
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排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锚杆(锚索)用止浆塞及止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