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状复杂且带有多处斜顶制品缓顶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1744.4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宁;赵峰;刘宁;张继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力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状 复杂 带有 多处斜顶 制品 缓顶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范畴,特别涉及一种形状复杂且带有多处斜顶制品缓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过程中,成型形状复杂,并且带多处斜顶杆的塑料件(如图1所示),在顶出时,必须要分出先后次序。此类塑料件由于需要采用斜顶杆成型的地方较多(如图2所示),如果在顶出动作刚一开始的瞬间,包括直顶杆在内的所有顶杆同时运动,很可能出现在斜顶杆没有完全脱离约束之前,其他薄弱地方的直顶杆会把塑件顶变形或顶出痕10,(如图3所示)。因为成形斜顶杆在顶出过程中,不是一下就能摆脱其所成型部分对它的约束,需要有一小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塑料件中被斜顶杆成型的地方,对斜顶杆相对有“拉、拽”的作用(如图3所示),此刻,其他部位的直顶杆要是与其同时运动,否则会在塑料件薄弱的地方产生顶出痕,影响制品外观。在汽车行业中,以注塑加工的形式,大量使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并带有许多需要用斜顶杆成形的塑料制品。然而,如何解决此类塑料件,在注塑成型的顶出过程中,发生因互相制约而产生的顶出受力不均现象,和由此产生大量的外观不合格品,始终是困扰众多厂家的一个技术难题。
目前生产此类产品的厂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模具结构和注塑成型过程中普遍采用如下方法:
1.反复抛光模具的斜顶杆部位,试图减少这一部位出模时的抱紧力。
2.增加塑件薄弱地方出顶杆的直径,试图减小这一局部在顶出时,顶杆对塑 件的压强。
3.减少冷却时间,降低保压压力,试图使塑件在出模前保持最大的韧性。
4.采用复杂的“二次顶出机构”。
以上方法中前三种方法,对于成形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带有许多需要用斜顶杆成形的塑料制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第四种方法,虽然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但无论在模具制造还是注塑成型过程中,都会大大提高其复杂程度和生产成本。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生产需要用斜顶杆成形复杂、中大型的塑料制品,并满足其外观要求,是汽车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注塑过程中,成型形状复杂,并且带多处斜顶杆的塑料件在顶出时,需要直顶杆、斜顶杆同时,协调动作,否则会在塑料件薄弱的地方产生顶出痕或变形,影响制品外观。在注塑成型的顶出过程中,发生因互相制约而产生的顶出受力不均现象,和由此产生大量的外观不合格品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形状复杂且带有多处斜顶制品缓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顶出垫板上对应直顶杆的部位开一台阶限位孔,延缓顶出限位销放在台阶限位孔内,并与直顶杆下端面连接;在动模中,对应塑料件的形状在适当位置设置直顶杆和斜顶杆导向通孔,直顶杆和斜顶杆穿过导向通孔后,由顶杆固定板定位,顶杆固定板和顶杆垫板固定并放置在动模底板上。
所述动模上面放置定模,组成塑料件成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是主要针对中大型且结构复杂的塑料制品二设计的非常简单却又十分可靠的模具,使在开模瞬间,让模具中成型塑料件薄弱或筋、柱较多地方的直顶杆,暂时延缓顶出,等斜顶杆的顶出进行了一小段时间后,再令其进行顶出,这样使塑料件薄弱或筋柱较多处不首先吃力,避免该处因受力较 大引起顶变形或顶出痕的外观不良产品。不仅解决了汽车行业中此类塑料制品在注塑生产中,因难以控制的顶出问题而产生的外观缺陷,同时没有采用令模具结构变得复杂,模具成本大为提高的传统“二次顶出机构”。这个创新,对于同类塑料制品,在模具结构和注射成型领域,有着独特的启迪作用和深远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需用多处成型斜顶杆的结构复杂塑料件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开模时引起塑料件变形示意图。
图4为安装有延缓顶出限位销的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5为图4在刚开始顶出时,直顶杆暂时延缓顶出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4的直顶杆才暂时延缓顶出后,和和斜顶杆同时动作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形状复杂且带有多处斜顶制品缓顶出结构。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在图4所示的安装有延缓顶出限位销的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中,在顶出垫板7上对应直顶杆4的部位开一台阶限位孔11,延缓顶出限位销9放在台阶限位孔11内,并与直顶杆4下端面连接;在动模3中,对应塑料件2的形状在适当位置设置直顶杆4和斜顶杆5的导向通孔,直顶杆4和斜顶杆5穿过导向通孔后,由顶杆固定板,6定位,顶杆固定板6和顶杆垫板7固定,并放置在动模底板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力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力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理条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高分散硫酸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