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0808.9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得 |
主分类号: | F04D35/00 | 分类号: | F04D35/00;F04D15/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不同 水流 变化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类,为有关一种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尤指一种可使水族箱的水产生起伏、波浪、横向S状浪及漩涡等水流变化,进而达到模拟自然界海流潮汐变化效果的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
背景技术
一般供水族箱为使水保持波动的状态,通常使用一种沉水马达,已有的沉水马达的结构,通常于一机座设有进、出水口,并于机座内设有水泵,藉由该水泵将外部水源导入后,再由出水口流出,使水流得以产生波动。该等已有的沉水马达,由于机构的设计为固定,因此,使用上较不方便且只能产生固定形状、固定速度的水流,而无法形成如自然波动变化的水流,使得水族箱的溶氧率较差,影响鱼类的养殖,且使得于水族箱养殖鱼类的趣味降低,殊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使水族箱的水得以产生起伏、波浪、横向S状浪及漩涡等水流变化,进而达到模拟自然界海流潮汐变化效果,使水族箱增加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种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设有一本体,于本体内设有枢接叶片的传动组件,使传动组件连接于控制电路,且使该控制电路连接一突露于本体或水族箱外部的接收组件,以构成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将沉水马达置于水族箱内,藉由接收组件接收遥控器的遥控讯号,或将控制电路连接于计算机接收计算机的指令,以驱动控制电路使马达及叶片产生间隙性转动、停止及快、慢速度的变化,进而使水族箱的水产生起伏、波浪、横向S状浪及漩涡等水流变化,达到模拟自然界海流潮汐变化的效果。
其中,该接收组件及遥控器,为红外线接收组件,以及对应于该接收组件的红外线遥控器;
其中,该设于本体内的传动组件为沉水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使水族箱的水产生起伏、波浪、横向S状浪及漩涡等水流变化,进而达到模拟自然界海流潮汐变化效果,使水族箱增加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变化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变化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变化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变化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及结构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本体1,于本体1内设有一传动组件11(于本实施例为一沉水马达),于该传动组件11的轴心枢接一叶片12,该传动组件11连接于一内建有操控程序的控制电路13,使该控制电路13连接一突露于本体1或水族箱外部的接收组件14(于本实施例为一红外线接收组件);
一遥控器2,为对应于接收组件14的红外线遥控器;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100。将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100置于水族箱内,藉由接收组件14接收遥控器2的遥控讯号,或将控制电路13连接于计算机3接收计算机3的指令,以驱动控制电路13使马达11及叶片12产生间隙性转动、停止及快、慢速度的变化,进而使水族箱的水产生起伏、波浪、横向S状浪及漩涡等水流变化,达到模拟自然界海流潮汐变化的效果。
如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并配合附图1与附图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将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100置于水族箱4内。由于控制电路13内建有操控程序,因此可藉由接收组件14接收遥控器2的遥控讯号,驱动控制电路13使马达11及叶片12产生间隙性转动、停止及快、慢速度的变化。或可将控制电路13连接于计算机3,以接收计算机3所传输的指令,驱动控制电路13使马达11及叶片12产生间隙性转动、停止及快、慢速度的变化。而无论以何种驱动方式,水族箱4的水皆可产生起伏、波浪、横向S状浪及漩涡等水流变化,达到模拟自然界海流潮汐变化的效果,使水族箱4增加观赏性。
如附图4至附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变化示意图一至四。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藉由可产生不同水流变化的沉水马达100所产生的水流,如附图4为翘翘板般的起伏位移变化,如附图5为横向S状的上、下波浪交叉变化,或如附图6为大、小波浪的变化,亦或如附图7为漩涡状的变化。而其变化的模式,则可区分为潮汐模式(60分钟一循环)、夜间模式(正常水流的50%)或喂食模式(设定30分钟水流量并自动回复)等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得,未经陈启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