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立式孔夹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0258.0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豊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美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F13/40 | 分类号: | B42F13/40;B42F13/16;B42F13/36;B42F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立式孔夹,特别涉及一种在夹册边缘设置强化结构,使夹册可以竖立的孔夹。
背景技术
活页式的活页夹是一种利于使用者自由增删、替换文件内容或性质的多用途文具,例如在活页夹中装订活页纸,可作为书写笔记之用,书写后的活页纸可依个人需求加以抽换或补充,而在活页夹中装订胶膜状的活页套,便可作为数据夹,可以在套中收纳剪报、短篇的文献或单张的证书、奖状等数据,又或者在活页夹中装订标有日期、月历的活页,或可记载每日开支的活页,活页夹就变为一本行事历或账册,由于其对数据的收纳保存方便,又极具实用性,故文具开发业者对活页夹做了许多开发与设计。
目前常见的活页夹款式中,有如中国台湾专利案公告号第447402号「活页夹结构」,其型态上概略是于一书册状的外壳本体,于该外壳本体的中央设一夹具,利用该夹具夹置文件,让文件收纳于外壳本体内,以防止文件受到磨损或污物沾附,且一般活页夹为求方便携带,多半会以软质的塑料做为外壳本体,一来重量较轻,二来软质的塑料外壳较为扁平且富有弹性,夹在书本之间时,塑料外壳能略微变形并与内部的活页纸、活页套紧密贴合缩小体积,比较不占据空间;
然而,活页夹在使用时,有时需要将活页夹展开并加以竖立,例如学生在做报告时,可能就需要将载有笔记内容的活页夹展开竖立于计算机桌旁,一边目视笔记内容,一边打计算机做报告,而软质塑料外壳的活页夹,由于外壳质地过软,于竖立时容易因自身或内容活页纸、活页套的重量牵引,或受翻页时的力量影响而变形倾倒,无法稳立,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故鉴于软质外壳的活页夹无法稳定竖立,本创作人遂秉持多年来的 产业相关经验,着手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立式孔夹,可加厚强化封面、封底页边缘的结构强度,使其在竖立时足以承受自身的重量及翻页时的力量,让夹册不容易歪斜倾倒,而携带时封面、封底页的其它软质部分仍可与内页紧密贴合而减少所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立式孔夹,是于一夹册设有一封面页及一封底页,该封面页与该封底页间具有一册脊,该册脊两边分别与封面页及封底页相连,而该封面页与该封底页相对于与册脊相连的另一侧,是沿着边缘纵向设置一硬质的边条,借由两页的边条使夹册得以竖立。
基于上述结构型态,其技术特征是进一步包括:
一、各边条上开有数个条孔,而该封面页与封底页对应各边条的条孔开有数个页孔,各条孔与页孔孔位相对齐,可供吊挂之用。
二、该边条的厚度大于封面页及封底页的厚度。
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型态,是于一夹册设有一封面页及一封底页,该封面页与该封底页间具有一册脊,该册脊两边分别与封面页及封底页相连,而该封面页与该封底页相对于与册脊相连的另一侧,是成型一向内翻折贴合的折边,借由两页的折边使夹册得以竖立。
基于第二种结构型态,其技术特征是进一步包括:该折边上是开有数个边孔,而该封面页与封底页被折边反折贴合处,是对应该些边孔开有数个页孔,各该边孔与页孔孔位相对齐,可供吊挂之用。
本实用新型无论是第一或第二种结构型态,该夹册内是于册脊设置一装订杆,该装订杆上设有数个可开合的拱环扣,用以装订活页纸、活页套。
本实用新型利用封面、封底页的硬质边条或反折贴合的折边,可加厚强化封面、封底页边缘的结构强度,使其在竖立时足以承受自身的重量及翻页时的力量,让夹册不容易歪斜倾倒,而携带时封面、封底页的其它软质部分仍可与内页紧密贴合而减少所占空间。此外,封面、封底 页与边条、折边孔位对齐的页孔及条孔/边孔,可供活页夹穿绳吊挂,或直接吊于挂钩上,又或者可垂挂诸如书签或书写笔等物件,增加活页夹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立式孔夹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竖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夹册 10封面页 11封底页
12册脊 13装订杆 131拱环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美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美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沸石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 下一篇:阻燃型酚醛纸基单面覆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