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机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6475.2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新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3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电动机内磁极最少为一对极即两极,一般为多对极,极性为N、S极交替排列。当通电导体从一个极下转到相邻的异性磁极下时,导体周围磁场方向变为反向,相应的受力方向也变为反向,此时,要想保证导体继续向原先的方向运动,那么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必须变为反向。那么,直流电机转到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电流换向。这是直流电机性能的一个核心指标。电流换向性能的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有刷直流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有刷直流电机——通过“电刷、换向器系统”换向。电机内每一根导体对应连接换向器的一个换向片,换向片之间绝缘。当换向器随电机转子转动时,通过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达到通电及换向的目的。换句话说,因为有刷的电机本身电刷本身就是换向器,能够满足电机磁场的变化而产生持续的力来推动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通过“控制器系统”换向。原理是通过感霍尔元件感应电机转子磁场的变化来实现的。当霍尔元件感应到磁场变化时,(此时通电导体正在从一个磁极到相邻磁极的过程中)霍尔元件会产生一个微小电压,通过放大电路放大,在有控制电路接受信号,再发出改变电流方向的信号,控制电源改变电流方向,进而达到换向的目的。换句话说,无刷电机的转动要靠控制器来改变多组线圈的供电方式来获得变化的磁场,从而产生变化的磁力,使得电机可以按要求转动。
所以说控制器是无刷直流电机调速过程中必须的元器件之一。现在的控制器都是大功率的,用于那些叉车和一些高速的电动自行车等工具上。控制器必不可少,又价格昂贵。但是目前使用的控制器,包括机器壳、固定架、固定螺丝、密封圈。随着密封圈的风化,水分会沿着固定螺丝渗入,固定导线容易折 断后进水,引发短路,影响机器的正常运作。尤其是在交通工具上,控制器失灵后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直流电机控制器,该直流电机控制器通过改变结构,提高密封性能,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面所描述:
一种直流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两端的安装架、导线口垫圈和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口垫圈插接在外壳两端面上。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密封垫设置在外壳的两端与两端截面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安装架固定在外壳的两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面所描述:
第一、导线口垫圈插接在外壳两端面上,需要插线的时候,将导线口垫圈拔下,插入线,到合适的位置后,将导线和导线口垫圈一块儿插入到外壳内,导线进入导线接口,导线口垫圈连接到外壳上,有效避免了导线折断的情况
第二、密封垫不因为导线口垫圈的移动反生活动,不出现空隙,密封性好。
第三、此外,还具有容易拆卸,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垫,2外壳,3导线口垫圈,4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机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密封垫1,外壳2,导线口垫圈3,安装架4。
其中,安装架4设置在外壳2的两端,导线口垫圈3插接在外壳2两端面 上,密封垫1设置在外壳2的两端与外壳2两端截面形状相对应。安装架4固定在外壳2的两端的下方。因为采用了这种结构,导线口垫圈3插接在外壳2两端面上,需要插线的时候,将导线口垫圈3拔下,插入线,到合适的位置后,将导线和导线口垫圈3一块儿插入到外壳2内,导线进入导线接口,导线口垫圈3连接到外壳上,有效避免了因为导线口垫圈3固定在外壳2上产生的导线折断的情况。密封垫1不因为导线口垫圈3的移动反生活动,不出现空隙,密封性好。此外,本实用新型外壳2的两端面通过螺纹与外壳连接,便于拆卸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新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德州新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6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