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加热融冰水位观测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6200.9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辉;赵海霞;宋明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辉 |
主分类号: | G01F23/04 | 分类号: | G01F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热 冰水 观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位观测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在冬季水面结冰时使用的自动加热融冰水位观测尺,属于计量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水位观测尺对水位进行观测时,一般是将水位观测尺插入水中,然后将水位观测尺的刻度进行读数,由此测量出该地区的水位,但是这种普通的水位观测尺只能在水位未结冰时使用,当天气严寒,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结冰时,这种水尺就无法准确观测读取水位数据,如果要继续使用,就必须通过人工将水尺周围的冰层打破,但是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目前现有水位观测尺因冬季结冰而无法观测水位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冬季使用的自动加热融冰水位观测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加热融冰水位观测尺,包括水尺外壳,在水尺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水尺外壳的背面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开口处安装有背盖板,所述凹槽内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与设置在水尺外壳外部的温控器电连接。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背盖板与水尺外壳之间通过密封胶垫密封连接。
进一步改进:
电加热装置与温控器之间设有绝缘防水快速插头,便于电加热装置的拆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设置在靠近设有刻度的水尺外壳的内侧。
电热膜是一种具有较高电热转换率,且耐高压、抗老化、耐潮湿、韧度高、收缩小、性能稳定、使用安全的电加热材料,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送到水尺表面及周围环境中,提高水尺及周围环境温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膜与背盖板之间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
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内设有温控传感器,所述温控传感器通过绝缘防水快速插头与温控器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内设有过热保护传感器,所述过热保护传感器通过绝缘防水快速插头与温控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由温控器自动检测水尺表面温度,并控制水尺内部的电热膜工作,通过电热膜对水尺进行加热,使得水尺表面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提高,并相对恒定,达到融冰防冻的目的,便于冬季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水尺外壳;2-密封胶垫;3-温控传感器;4-电热膜;5-过热保护传感器;6-隔热保温材料;7-背盖板;8-温控器;9-绝缘防水快速插头;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加热融冰水位观测尺,包括水尺外壳1,在水尺外壳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水尺外壳1的背面设有凹槽10,在凹槽10的开口处安装有背盖板7,所述背盖板7与水尺外壳1之间通过密封胶垫2密封连接。
所述凹槽10内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与设置在水尺外壳1外部的温控器8电连接。
电加热装置与温控器8之间设有绝缘防水快速插头9,便于电加热装置的拆装。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热膜4,所述电热膜4设置在靠近设有刻度的水尺外壳1的内侧。电热膜是一种具有较高电热转换率,且耐高压、抗老化、耐潮湿、韧度高、收缩小、性能稳定、使用安全的电加热材料,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送到水尺表面及周围环境中,提高水尺及周围环境温度。
所述电热膜4与背盖板7之间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6,用来对电热膜4和水尺外壳1进行保温。
所述凹槽10内设有温控传感器3和过热保护传感器5,所述温控传感器3和过热保护传感器5分别通过绝缘防水快速插头9与温控器8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由温控器8自动检测水尺表面温度,并控制水尺内部的电热膜4工作,通过电热膜4对水尺进行加热,使得水尺表面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提高,并相对恒定,达到融冰防冻的目的,便于冬季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辉,未经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6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