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5843.1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洪盛 |
主分类号: | A47J43/04 | 分类号: | A47J43/04;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大宇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
背景技术
食品搅拌机可以用于搅拌液态或糊状的原料,是食品生产行业和餐饮行业常用的设备。通常,这类食品搅拌机具有底座、搅拌桶、上立柱、下立柱、电动机、上盘、动力头和搅拌桨;下立柱固定在底座后方,搅拌桶卡装在底座前方,上立柱固定在上盘后方,动力头固定在上盘前方,电动机设置在上立柱内,上立柱和下立柱铰接而成一可倾立柱。由于搅拌桨安装在搅拌桶上方的动力输出轴上,所以每次放置搅拌桶或者移出搅拌桶时都要板起上盘使上盘后仰,让搅拌桨离开搅拌桶;当上盘后仰的时候,原先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上立柱和下立柱之间就出现了一个面向搅拌桶方向的裂口,万一这时操作人员的手伸进这个裂口而上盘又突然落下,手就会被夹伤甚至受到剪切;同时,当裂口出现的时候,安装在下立柱以及底座里面的零件特别是电气元器件就会暴露在开口下,极易被外界水分或食品原料溅入,轻则污染机器内部,重则烧毁机器。传统食品搅拌机的这一缺点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食品搅拌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下立柱、上立柱、上盘、动力头、搅拌桨和搅拌桶;下立柱固定在底座后方,搅拌桶卡装在底座前方,上立柱固定在上盘后端,动力头固定在上盘前端,上立柱和下立柱铰接而成一可倾立柱;下立柱内壁上有向着上立柱内腔伸延的衬板。
本实用新型在下立柱内壁设置了顺着上立柱的摆动方向伸延的衬板,使得在上立柱翻起时下立柱与上立柱间不出现裂口,避免了人手进入内腔被夹伤或物料进入内腔污染机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性高,适宜在食品生产行业和餐饮行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产品立柱翻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上立柱翻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传统食品搅拌机没有本实用新型的衬板,当上盘5翻起时,上立柱3与下立柱2之间会出现一个裂口14,万一这时操作人员的手伸进裂口14而上盘5又突然落下,手就会被夹伤甚至受到剪切;同时,当裂口14出现的时候,安装在下立柱2以及底座1里面的零件特别是电气元器件就会暴露在开口下,极易被外界水分或食品原料溅入,轻则污染机器内部,重则烧毁机器。
参见图2、图3,实施例具有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底座1、下立柱2、上立柱3、上盘5、搅拌桶6和搅拌桨7。
下立柱2和上立柱3都是薄壁结构,下立柱2固定在底座1后方,上立柱3固定在上盘5后端,上立柱3和下立柱2通过铰链4铰接而成一可倾立柱,下立柱2内壁上有向着上立柱3内腔伸延的衬板13。动力头8固定在上盘5前端下方,动力头8里面有由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环构成的减速轮系,上立柱3里面安装有一个永磁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用同步传动带连接到动力头8的减速轮系;搅拌桨7头部安装在动力头8的输出轴上,搅拌桨7的桨条位于卡装在底座1前方的搅拌桶6内;在永磁直流电动机的带动下,搅拌桨7作自转和公转合成运动。在下立柱侧面安装有电源开关10、调速旋钮11和扳手9,调速旋钮11用于调节搅拌桨7的转速,扳手9用于把下立柱2和上立柱3锁合为一整体。
参见图3,当上盘5连同上立柱3一起向上翻起的时候,衬板13填补了上立柱3离开下立柱2产生的空位,在该位置形成一个连续的防护墙体。衬板13朝向前方的墙体部分做成弧面,并尽量与上立柱3摆动的轨迹相吻合;衬板13的左右两侧是直立的墙面;在衬板13的包围下,手指不能伸入立柱内腔,工作场所产生的水珠、食品原料等东西也不能溅入立柱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洪盛,未经赵洪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