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转向压力测试快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5299.0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9/00 | 分类号: | F16L39/00;F16L37/00;G01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动力 转向 压力 测试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转向液压力测量的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主要包括转向力、转向反馈和转向线性三大部分,其中普通用户对汽车转向力这一性能感觉尤其明显,转向力大小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汽车产品质量的评价。用户感觉到的转向力大小表现在转向系统中即为转向管路的压力大小,所以汽车转向系统性能开发中常常需要对动力转向的液压力进行测量。
通过在汽车转向管路上布置压力传感器就可以对转向液的压力进行测量,但市场上目前尚无合适的接头可以将压力传感器与转向管路进行快速连接。为了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入转向油管中,我们需要先改制油管,将油管从中间截断,截断后的油管两边各增加一个接头,再使用普通的三通接头将压力传感器与转向管路相连接。这一过程需要加工转向油管,不仅增加加工成本,影响测量周期,而且因为不同车型的转向油管不能通用,在测量其它车型时候又需要加工油管,成本较高,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转向压力测试快速接头,解决了将压力传感器与转向管路进行快速连接又无需加工转向油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汽车动力转向压力测试快速接头,包括快速接头本体,所述快速接头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口,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转向油泵接口、第一转向油管出油孔和第二转向油管出油孔,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接口和所述转向油泵接口沿快速接头本体的轴向连通,所述第一转向油管出油孔和第二转向油管出油孔沿径向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中部,其两者内部相互贯通且与所述转向油泵接口贯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压力传感器接口内径Φ1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转向油泵接口内径Φ2,所述转向油泵接口内径Φ2与转向油管出油孔内径Φ3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压力传感器接口通过螺纹与压力传感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转向油泵接口通过螺纹与转向油泵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油管出油孔和第二转向油管出油孔通过转向油管环状结构接口与转向油管连接。
该汽车转向压力测试快速接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普通的三通接头将压力传感器与转向管路相连接,无需进行管路加工。
(二)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将压力传感器与转向管路进行连接,安装与拆卸方便。
(三)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车型上,使用同一套装置进行连接,具有通用性强优点。
(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等轴视图A;
图3: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等轴视图B;
图4:转向油管环状结构示意图;
图5:转向油泵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压力传感器接口;4—转向油泵接口;5—第一转向油管出油孔;6—第二转向油管出油孔;7—转向油管环状结构接口;8—转向油泵出油口;9—压力传感器;10—快速接头本体;11—转向油管;12—转向油泵;Φ1—压力传感器接口内径;Φ2—转向油泵接口内径;Φ3—转向油管出油孔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转向压力测试快速接头,包括快速接头本体10,快速接头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1设有压力传感器接口3,第二连接部2设有转向油泵接口4、第一转向油管出油孔5和第二转向油管出油孔6,其中压力传感器接口3和转向油泵接口4沿快速接头本体10的轴向连通,第一转向油管出油孔5和第二转向油管出油孔6沿径向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的中部,其两者内部相互贯通且与转向油泵接口4贯通。第一连接部1上的压力传感器接口内径Φ1大于第二连接部上转向油泵接口内径Φ2,转向油泵接口内径Φ2与转向油管出油孔内径Φ3相等,同时图1中箭头方向为油液流动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塞容积泵
- 下一篇:滚轮导向式同轴恒力支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