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8493.6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4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军;许建华;樊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一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通讯端口的网络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对网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长,其中网线是保证高性能网络的因素之一。目前,普遍的网线都向六类或超六类的等级发展。因此,对直接与网线两端的水晶头连接的网络插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网络插座包括外壳、基座和簧片,簧片具有连为一体的接线端和自由端,且接线端和自由端之间的部分通常被塑性包裹在基座内,带簧片的基座再卡接在外壳内。但是,这种结构的网络插座具有以下的缺点:由于簧片本身在系统连通后会产生电磁场,因此簧片之间会有相互的电磁干扰,而这种结构的簧片是直接塑料包裹在基座内的,所以由于基座体积或生产注塑和装配的工艺限制,被基座包裹部分的簧片的形状和排列是一定的,因此,网络信号相互得不到充分的补偿,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衰减过多,就达不到六类或超六类的等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网络信号得到相互补偿,从而使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达到六类或超六类等级要求的网络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网络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基座和簧片,所述的簧片位于基座内,所述的基座卡接在外壳内,所述的基座内还设有线路板,所述的簧片连接在线路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在基座内设置了线路板,簧片是连接在线路板上的,因此,可以在线路板上设计线路的走向,通过长短、粗细、线路覆铜厚薄等等这些改变,可以减少簧片本身电磁场的相互干扰,使网络信号能得到补偿,可以满足更宽的传输带宽要求,从而使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达到六类或超六类的等级要求。
作为改进,所述的簧片由分别独立的自由端簧片和接线端簧片不相连的两段组成,所述的线路板上靠近边缘处有一排接点,远离边缘处还有一排接点,所述的自由端簧片焊接在远离边缘处的一排接点上,所述的接线端簧片焊接在靠近边缘处的一排接点上。采用这种结构后,使自由端簧片和接线端簧片只是起到线路板上线路的延伸作用,自由端簧片和接线端簧片之间的连接均在线路板上得到体现,因此,更加能保证网络插座连接器的等级要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基座由座体和盖板组成,所述的盖板与座体扣接,并将线路板卡在盖板与座体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后,使线路板牢固结实,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简单,也方便以后的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网络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网络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基座;21、座体;22、盖板;3、自由端簧片;4、接线端簧片;5、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网络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外壳1、基座2和簧片,所述的簧片位于基座2内,所述的基座2卡接在外壳1内,所述的基座2内还设有线路板5,所述的簧片连接在线路板5上。
所述的簧片由分别独立的自由端簧片3和接线端簧片4不相连的两段组成,所述的线路板5上靠近边缘处有一排接点,远离边缘处还有一排接点,所述的自由端簧片3焊接在远离边缘处的一排接点上,所述的接线端簧片4焊接在靠近边缘处的一排接点上。
所述的基座2由座体21和盖板22组成,所述的盖板22与座体21扣接,并将线路板5卡在盖板22与座体21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将焊接有自由端簧片3和接线端簧片4的线路板5放入座体21内,再用盖板22盖上后与座体21扣接,然后整个插接在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一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一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8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