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8266.3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东洋;江小毛;陈四华;方明;杨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hd 脱硫 脱碳 冷凝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液回收系统,尤其是一种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NHD脱硫、脱碳法技术的合成氨净化装置中,采用CO宽温耐硫、分段变换工艺,主反应为CO+H2O(g)=H2+CO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经过变换反应后,工艺气(CO、CO2、H2S、H2、COYU)通过降温回收热能后进入NHD脱硫、脱碳装置,在NHD脱硫、脱碳装置中,工艺气和NHD溶液在装置内逆向接触,NHD溶液对工艺气中部分气体进行选择性吸收。由于NHD脱硫、脱碳法利用的是NHD溶液高压、低温选择性吸附气体,低压、高温闪蒸再生气体的物理特性,故工艺气在进入NHD脱硫、脱碳装置前,须得到进一步降温,才可满足其工艺条件,而工艺气中含有水蒸气,降温后会产生冷凝液,且在NHD脱硫、脱碳装置内,因工艺气和NHD溶液有着逆向接触,加之NHD溶液的自身与水完全融合的特性,故冷凝液中含有部分NHD溶液。
如果将上述冷凝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NHD溶液的损耗,而且由于排放液中的COD较高,不符合环保要求,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工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H2S气体,该气体及易于NHD溶液融合,因此冷凝液中会混入少量的H2S,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再利用的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将冷凝液冷却的三元流换热器、用于将工艺气与NHD水溶液分离的进塔气分离器、用于将NHD溶液与水分离的再生塔,上述装置依次连接,所述进塔气分离器出气孔与NHD脱碳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一种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进塔气分离器和再生塔相连的是用于将NHD水溶液送至再生塔的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一种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还包括回流水槽,其中所述进塔气分离器出口与回流水槽进口相连,所述回流水槽出口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所述再生塔上端设有管道与冷却器相连,所述冷却器出口与回流水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其中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回流水槽之间还连接有酸性气分离器,所述酸性气分离器的出气孔与去硫回收装置相连,所述酸性气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回流水槽相连。
本实用新型一种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其中所述再生塔还连接有变换气煮沸器,所述变换气煮沸器与CO宽温耐硫、分段变换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气液分离器将工艺气与NHD水溶液分离,再通过再生塔将NHD溶液与水蒸汽分离开,因此将NHD脱硫、脱碳冷凝液中的工艺气和NHD溶液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避免了NHD溶液的浪费,还降低了排放液中的COD。
2、本实用新型对NHD水溶液进行分离时,使用的加热源来自于NHD脱硫、脱碳工艺中的CO宽温耐硫、分段变换工艺所释放的热量,因此不需再增加热源,节省了能源,降低了回收成本。
3、本实用新型对NHD水溶液进行分离后,对分离的水蒸气冷却会再与分离前的NHD水溶液混合进行循环再分离,对NHD溶液进行充分回收。
4、本实用新型对NHD水溶液中的H2S进行分离再利用,不仅可以对其中的硫进行回收利用,而且还会避免排放液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方法及其系统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将冷凝液冷却的三元流换热器2、用于将工艺气与NHD水溶液分离的进塔气分离器3、用于将NHD溶液与水分离的再生塔1,上述装置依次连接,进塔气分离器3的出气孔与NHD脱碳装置12相连,还包括与进塔气分离器3和再生塔1相连的用于将NHD水溶液送至再生塔的循环泵7。
本实施例的NHD脱硫、脱碳冷凝液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8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脱硫脱硝脱重金属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多晶硅切片机用高压空气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