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楼面上层板筋的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035.9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0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鱼;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楼面 上层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钢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楼面上层板筋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现浇砼楼面的上层板筋由于中间缺乏支撑,中心容易下陷,结果造成楼面平整度差,浇注后的保护层厚度无法达到施工标准,浇注后还需要重新用砂浆找平、结面。费工费时,楼面浇注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楼面上层板筋的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楼面上层板筋的支撑结构,包括上层板筋和吊凳,吊凳为方形凳子形状,由上平面和四条腿构成,吊凳的高度与现浇楼板的板厚相同,上层板筋绑扎在吊凳上平面的下方。
上述的吊凳用Φ16钢筋焊接制成。
上述吊凳的安放间距为800×8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浇混凝土楼面的采用间隔安放吊凳来固定上层板筋,有效地控制了保护层厚度,楼面平整度控制较好,楼面可采用混凝土原浆结面,可不再砂浆找平、结面,仅需做批嵌,可节约人工费约3元/m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吊凳利用施工现场下料钢筋短头制作,并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楼面上层板筋的支撑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吊凳,2-上层板筋,3-铁丝,4-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现浇混凝土楼面上层板筋的支撑结构,包括上层板筋2和吊凳1,吊凳1为方形凳子形状,由上平面和四条腿构成,四条腿相互平行且与上平面垂直,四条腿焊接在上平面的四角。吊凳的高度与现浇楼板的板厚相同,上层板筋2用铁丝3绑扎在吊凳1的上平面的下方。
吊凳用Φ16钢筋焊接制成,主要是利用现场钢筋加工剩余的钢筋短头。
吊凳1直接安放在模板4上面,其安放间距为800×800mm,浇筑混凝土时工人可以在吊凳上走动,减少了对板筋的扰动。
为确保上层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6mm,这个厚度应该等于上层板筋至吊凳上平面的距离。
钢筋吊凳高度与现浇板板厚相同,表面收光至吊凳上表面,确保了现浇板的厚度,并且钢筋吊凳可以在同规格楼面中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浇注后的楼面平整度较好得到了较好控制,楼面可采用混凝土原浆结面,可不再砂浆找平、结面,仅需做批嵌,这样可节约人工费约3元/m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报警锁和智能报警门
- 下一篇:一种捡拾电镀铜槽中掉落铜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