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导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4927.5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林;王勤仙;徐振铎;林爱华;韩竞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导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铝合金导体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铜作为战略资源,电气应用方面的国策就是“以铝代铜”,铜质线缆不可能在民用建筑中使用,所使用的电缆导体大多为电工纯铝导体;到 80年代中期,铝导体线缆在使用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铝导线接头氧化引起很多起火灾等,而当时铜、铝价格差别不大,加之铜导体在电气、机械、耐久等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在应用上逐渐变成以铜为主;到了90以后年代,多项国家标准、规范也要求在民用建筑中采用铜线缆,铝导体基本就没有采用了。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国际市场的铜金属价格上升幅度很大。从2005年开始,铜从2000美元/吨上涨到9000美元/吨,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使铜价从9000美元/吨跌回到3000美元/吨,然而2009年,铜价又从3000美元/吨上涨到8000美元/吨,至2010年12月底,国际铜价再创历史新高,每吨铜价超过9500美元。随着近年来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骤增,铜价还有着强烈的上涨趋势,而铜材料在铜电缆中所占的成本达到70%以上,使铜电缆的价格也在应声而涨,从而导致用户投入成本大幅增加。面对不断攀升的铜价,以及未来不可预见的价格趋势,许多客户开始选择便宜的铝电缆。由于铝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高,目前铝材料的价格相当于铜的三分之一左右。不仅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存在优势,在制造方面,一根同样长度的电缆,所需的铝的重要比铜也较轻,一般会轻30-50%,因此,在整个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也为客户带来了节能环保的效应。以目前市场情况看,以“铝”代铜又成为必然的选择。
由于现有的电工纯铝电缆易产生氧化、腐蚀,从而引起接头起火等问题,需研究应用一种新型铝导体以解决此类问题,提高铝电缆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优势,同时制造时节能环保的铝合金导体电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导体电缆,包括由铝合金导体以及铝合金导体外挤包的绝缘层构成的线芯,由两股以上线芯绞合成缆芯,在缆芯外绕包内衬层,在内衬层外绕包连锁铠装层,在铠装层外挤包外护套层。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导体为铝合金导体,导体电阻率可达到到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的62%,具备抗蠕变性能优良、防腐性能及柔韧性好等优点。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内衬层为绕包无纺布带或高阻燃玻璃纤维带材料,铠装层为铝合金带或钢带连锁铠装绕包,外护套层为挤包无卤低烟环保聚烯烃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铝合金导体电缆结构简单,选材优良、科学,产品性能优良,可较好的代替铜导体电缆,并解决电工纯铝导体易氧化、抗蠕变性能差等问题,其使用铝合金连锁铠装具有极好的柔韧性、优良的耐磨性和耐候性,并具备较强的防火性能,可大大提高电缆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及特殊使用场合下使用,产品不含毒性元素,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少,具备优良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4芯铝合金导体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合金导体电缆,在铝合金导体1上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构成的单芯绝缘线芯,然后由四根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成缆组成缆芯,在缆芯外绕包玻璃纤维带层3,在内衬层3上绕包连锁铠装层4,然后在铠装层4上挤包无卤低烟环保聚烯烃外护套层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导体电缆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润滑型采煤机行走机构
- 下一篇:大直径采煤机滚筒连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