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结构压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4277.4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印文正;许合全;锺允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铭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结构 压印 系统 | ||
1.一种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至少一模具组,其包含一上模件、一下模件及至少一真空管路;其中该上模件进一步包含一上模壳,且于一端面上设有一模槽,并于该模槽内设置有一上模仁,且该上模仁围绕形成一压印空间,且该上模仁于对应该压印空间的内环壁面上具有压印用的微结构,且于该上模仁的底部与该上模壳之间设置有一上模缓冲件,且该上模件的一作业表面上设有一上固定部;
其中该下模件对应配合于该上模件,并可与该上模件组合形成一完整的模具并包围一模穴以置放一待压印的板材,而其中该下模件进一步包含一下模壳,且于一端面上设有一模槽,并于该模槽内设置有一下模仁,该下模仁围绕形成一压印空间,且该下模仁于对应该压印空间的内环壁面上具有压印用的微结构,且于该下模仁的底部与该下模壳之间设置有一下模缓冲件,且该下模件的一作业表面上设有一下固定部,其对应于该上固定部并可选择性与其相互固定;而其中该真空管路用以抽取上、下模件间的空气使其形成真空而相互固定,以及于该上、下模件间破除真空之用;
至少一加压加热机具,其可透过自该真空管路抽真空的方式使该上、下模件相互固定,且对该模具组增温以使设置于其内部的待压印板材因高温软化,而后对应夹制于该上、下模件,且朝相对向施压使其靠合并以上模仁及下模仁于该待压印板材上压印成形微结构;
至少一输送单元,其可将自该加压加热机具处将加压加热完成后的该模具组做输送;及
至少一冷却开模机具,其可将该输送单元所输送的该模具组进行降温,且自该真空管路破除真空,以将压印完成的板材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模缓冲件及该下模缓冲件分别为一吸震板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部为多个隆起成形的定位柱,而该下固定部为多个凹入的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单元为一输送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管路设于该上模件之上、该下模件之上或者其两者之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下模件或者该上模件进一步设有真空止泄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壳为多个可拆卸的分离板块所组合而成;且该下模壳为多个可拆卸的分离板块所组合而成。
8.一种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至少一模具组,其包含一上模件、一下模件及至少一真空管路;其中该上模件进一步包含一上模壳,且于一端面上设有一模槽,并于该模槽内设置有一上模仁,该上模仁围绕形成一压印空间,且该上模仁对应该压印空间的内环壁面上具有压印用的微结构,且该上模件的一作业表面上设有一上固定部;
其中该下模件对应配合于该上模件,并可与该上模件组合形成一完整的模具并包围一模穴以置放一待压印的板材,而其中该下模件进一步包含一下模壳,且于一端面上设有一模槽,并于该模槽内设置有一下模仁,该下模仁围绕形成一压印空间,且该下模仁对应于该压印空间的内环壁面上具有压印用的微结构,且该下模件之一作业表面上设有一下固定部,其对应于该上固定部并可选择性与其相互固定;而其中该真空管路用以抽取上、下模件间的空气使其形成真空而相互固定,以及于该上、下模件间破除真空之用;
至少一加压加热机具,其可透过自该真空管路抽真空的方式使该上、下模件相互固定,且对该模具组增温以使设置于其内部的待压印板材因高温软化,而后对应夹制于该上、下模件,且朝相对向施压使其靠合,而该加压加热机具与该上模件及该下模件间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一缓冲接触层;
至少一输送单元,其可将自该加压加热机具处将加压加热完成后的该模具组做输送;及
至少一冷却开模机具,其可将该输送单元所输送的该模具组进行降温,且自该真空管路破除真空,以将压印完成的板材取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接触层为一吸震板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部为多个隆起成形的定位柱,而该下固定部为多个凹入的定位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结构压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单元为一输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铭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铭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2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装置
- 下一篇:微波炉的炉腔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