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翅片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3039.1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凌;潘正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盛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3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特别是一种换热介质为水-水、汽-水的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翅片式换热器是管壳换热器中的一种高效换热器,该结构换热器主要利用换热管外壁上串装的翅片来增加换热面积,并且获得换热介质以紊流形式强制换热,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效率。此种行之有效的结构在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此类产品在配套用户实际使用中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但是,现有技术的翅片式换热器结构为整体结构,所有的换热元件均内置在壳体之中,使用过程中换热管上串装的换热片表面,以及换热片之间所形成的结垢或纳污无法清除。随着污垢的增多,翅片的换热作用逐渐下降,使得实际换热效率与额定值相差很多。此缺陷是造成现有翅片式换热器性能新旧差别大的主要原因,因现有技术产品为整体结构,不能作改善换热效率的维护。配套用户在翅片式换热器换热效率显著下降且达不到工艺要求时,只有作翅片式换热器整体更换,此番更换必然增加配套用户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拆卸的翅片式换热器,该结构保持原有换热效率、连接可靠、拆卸容易、维护方便,大大减少配套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翅片式换热器,它包括前腔体、壳体、密封件、后腔体和支脚,以及由前法兰、换热管、翅片、折流板和后法兰组成的管束。所述壳体右端面与后腔体配合端面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管束从壳体左端插入,并以右端后法兰外壁与壳体右端内壁间隙配合,管束左端的前法兰介于壳体左端面与前腔体端面之间并作密封连接。
上述结构中管束上下行相邻换热管的孔距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管束插入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拆卸容易;
2、翅片污染后,从壳体中抽出管束便于清污,花费较小劳动即可恢复原有换热效率;
3、一旦管束报废,仅作管束换装,仍保留其它零部件,替换成本低于整体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示意图。
图3是管束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束中后法兰定位连接换热管的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翅片式换热器是一种卧式结构,它包括前腔体1、壳体3、密封件4、后腔体5和支脚6,以及由图3所示的前法兰2.1、换热管2.2、翅片2.3、折流板2.4和后法兰2.5组成的管束2。所述壳体3右端面与后腔体5配合端面通过密封件4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管束2从壳体3左端插入,并以后法兰2.5外壁与壳体3右端内壁间隙配合,管束2左端的前法兰2.1介于壳体2左端面与前腔体1端面之间并作密封连接。两只支脚6分列在壳体3两侧外壁底部,构成如图2、图3所示的换热器支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管束2中采取密排换热管2.2的技术文案,以此增强单位面积换热强度。具体技术方案体现在管束2上下行之间相邻排列换热管2.2的孔距为等边三角形,如图4所示相邻换热管2.2之间孔距相等,使所有换热管2.2在同等环境下换热,减少换热管2.2不均等换热造成的浪费,有利于提高翅片式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实际换热效率比额定换热效率差许多,则表明管束2中换热管2.2上外套的翅片2.3表面及翅片2.3之间积存了严重的污垢,需作必要的清除。具体操作过程是:在停机状态下,卸掉前腔体1,从壳体3中轴向抽出管束2,对外露的翅片2.3进行清污除垢处理,然后再将管束2插入壳体3内,重新密封连接前腔体1。通过上述作业使翅片式换热器恢复原有的额定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管束2插入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拆卸容易、清污快捷。即使管束2报废,仅作管束2换装,仍保留其它零部件,替换成本远低于整体更换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盛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盛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与导热座之限位组配结构
- 下一篇:真空炉料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