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保温材料导温系数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885.1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吴国忠;齐晗兵;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J5/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保温材料 导温系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中的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对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节能工程的重要指标,导温系数为保温材料的重要热物理性质,也是鉴别节能保温材料性能优劣及施工方是否偷工减料等情况的主要标识。因此检测节能保温材料的导温系数也就成为一种不可缺失的测试指标。目前,现有导温系数测定方法根据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分为稳态和非稳态两大类。稳态法具有理论根据可靠,获得的导温系数准确,缺点在于比较耗时,施工现场应用不方便。非稳态法测量时间短、精确,但是受测量方法的限制,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利于施工质量的直接快速地检测与评定。因此急需一种方便、快捷、现场直接测试节能保温材料导温系数的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对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检测的装置,该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装置利用红外灯作为红外热源为保温材料加热,获取红外热像图后输出并显示到计算机上,读取图像上温度点温度,计算出导温系数,最后输出并显示结果。该检测装置将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固定在可以移动的小车上,在使用时红外热源和红外热成像仪的位置和角度均可以调节,可以实现快捷、方便检测导温系数,判断节能保温材料性能优劣及施工方是否偷工减料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节能保温材料导温系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可以移动的平板小车,在所述平板小车,上固定有用于加热的红外灯、红外线热成像仪、工业用计算机以及直流电源,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由至少2个直流蓄电池组并联后组成,分别为所述红外灯、红外线热成像仪以及工业用计算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工业用计算机通过连接于不同信号输出、输入端子间的电缆向所述红外灯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调节所述红外灯的加热功率,并且接收来自于所述红外线热成像仪的成像信号;所述红外灯与红外线热成像仪均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平板小车上,所述连接支架由下铰接座、中间铰接座以及上铰接座连接后构成,在上铰接座的外部置有伸缩套管。
此外,所述检测装置内还包括一个用来罩住所述红外灯和红外线热成像仪的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装置利用红外线热成像设备可以检测到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差异的原理制成,可以根据多点的温度值计算出被检测的节能保温材料的导温系数,和根据显示红外热像图判断节能保温材料性能优劣及施工方是否偷工减料等情况。由于这种红外检测的方式不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简单的优点。此外,本装置利用红外灯作为红外热源为节能保温材料加热,并且红外灯的加热功率可通过工业计算机调节,使节能保温材料表面的温度差异更加明显,然后用红外线热成像仪探测被加热的节能保温材料部分,获取红外热像图后输出并显示到计算机上,读取图像上温度点温度,计算出导温系数,最后输出并显示结果。具体实施时,这些检测仪器和设备固定在可以移动的小车上,并且红外灯和红外线热成像仪在使用时的位置和角度均可以调节,由此实现对节能保温材料导温系数的快速、直接、便捷的现场工程的无损检测。此方法成本低,灵活实用,为检测施工质量提供一个方便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板小车,2-直流电源,3-工业用计算机,4-红外灯,5-直流电源,6-下铰接座,7-中间铰接座,8-上铰接座,9-伸缩套管,10-防震垫,1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由于红外热像设备可以检测被测物体表面的温度差异,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点温度来计算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判断节能保温材料性能优劣及施工方是否偷工减料等情况。由于红外检测不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因此,可以快速、直接、便捷的现场工程的无损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折弯治具
- 下一篇:一种车载设备风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