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供暖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2370.1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供暖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暖技术。
背景技术
在楼房中使用散热器的供暖水系统,其底层的水压往往大于一个大气压,这时如果系统中需要设置蓄水箱,则会出现以下矛盾,即如设开式水箱,则需置于屋顶,这会造成加大屋顶承重,有时成为不现实。如设承压的闭式水箱,则可以置于地面,但造价要高的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以改变水箱与水系统的连接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供暖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新型的供暖系统,包括地面上的开式蓄水箱、热源至水箱的进水管、水箱至热源的回水管、水箱上的补水装置、通大气的溢流管、水箱的供水管、水泵、逆止阀、水箱的回水管、上行的供水总立管、下行的回水总立管、排气阀、水平回水总管、各层散热器、各层散热器的进水支管、各层散热器的出水支管、上行的回水总立管;其连接的特征是:各层散热器及其对应的出水支管并联于一根上行的回水总立管上,上行至顶部通过一根装有排气阀的水平回水总管再向下与下行的回水总立管相连,然后连到水箱回水管上,所述的水平回水总管的安装位置高于各层散热器;所述的水箱的供水管、水箱的回水管是安装在水箱上的补水装置维持的水面下,且水箱的供水管高于水箱的回水管;所述的开式蓄水箱上安装的补水装置,与通大气的溢流管之间有高差H。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多层建筑的采暖、空调系统中,以开式低位蓄水箱替代闭式蓄水箱,造价低,实用广泛。
2.蓄水箱安装在地面上,不必考虑其承载结构。
3.水系统内充满水运行,防止空蚀。
4.无开式水系统的水流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供暖水系统图。1-热源至水箱的进水管;2-水箱至热源的回水管;3-补水装置;4-通大气的溢流管;5-水箱的供水管;6-水泵;7-逆止阀;8-水箱的回水管;9-上行的供水总立管;10-下行的回水总立管;11-排气阀;12-水平回水总管;13-各层散热器;14-各层散热器的进水支管;15-各层散热器的出水支管;16-上行的回水总立管;17-开式蓄水箱;18-地面;19-楼房;H-由补水装置保持的水箱水面至通大气的溢流管之间的高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供暖水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当开式蓄水箱17由补水装置3充满水至一定水面高度,并由热源通过热源至水箱的进水管1、水箱至热源的回水管2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启水泵6,在水泵6的推动下,热水由水箱的供水管5流经逆止阀7,经上行的供水总立管9,再经各层散热器的进水支管14,流经与其对应的散热器13,经各层散热器的出水支管15至上行的回水总立管16,向上流动时由于排气阀11的开启动作,水把管内的空气挤出管外,从而能流满水平回水总管12,继而向下流经下行的回水总立管10、再经水箱的回水管8回到开式蓄水箱17中完成一次水循环,继续被加热。
图1所示的开式蓄水箱17上的供回水管5、8均安装在补水装置3保持的水面下,且水箱的供水管5高于水箱的回水管8,所以当上述水泵6运行时,空气不会进入系统管内,又由于逆止阀7的作用,水泵6停止时供水总立管9中的水不会倒流至开式蓄水箱17,又由于水平回水总管12高于各层散热器13及排气阀11的开启动作,所以各层散热器13的水或热水也不会倒流回开式蓄水箱17,仅有下行的回水总立管10中的水会倒流至开式蓄水箱17,但由于通大气的溢流管4高于补水装置3保持的水面高度H,所以也不会有水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温度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全焊接板管凝汽器的预制辐射采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