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纱准备机上的绕花自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1796.5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寒;卢远航;任玉斌;尚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31/00 | 分类号: | D01G31/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宋秀珍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纱 准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纺纱准备机上的绕花自停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纱准备机上,牵伸部件将多根输入棉条通过牵伸机构牵伸并合成棉网,当纤维浮羽缠绕在皮辊、罗拉上时,设备要求必须迅速停车。目前,市场多为通过扭簧加压使转板带动铜螺柱与前长板接触从而导通电路的机构,当皮辊或罗拉绕花时,皮辊向上顶起顶杆使转板翻转,使铜螺柱与前长板脱离,断开电路,设备停机,故障排除后,通过扭簧使转板复位。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扭簧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易失效,无法使铜螺柱与前长板准确、持续接触,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二是顶杆长度不可调节,当皮辊使用一段时间产生磨损,使得转板同皮辊之间距离加大,当皮辊绕花到一定程度时,顶杆才能推动转板翻转,无法实现立即停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纺纱准备机上的绕花自停机构,用拉簧使铜螺柱与前长板可靠地接触,当皮辊或罗拉出现绕花时,皮辊位置抬高推动顶杆,顶杆向上推动转板翻转,使铜螺柱与前长板脱离,使电路断开,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停车;当故障消除后,拉簧拉动转板使转板复位,带动铜螺柱与前长板可靠接触,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且顶杆采用可调式结构,如果皮辊磨损,可通过调节螺杆的长度来保证顶杆与转板间0.3~0.5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纺纱准备机上的绕花自停机构,具有转板、铜螺柱、支架、主架和支座,所述支架设置在主架两端,所述支座套装在主架上,所述转板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铜螺柱上部固定在转板上,其下端与固定在支架上的前长板相接触,所述支座上设有导向孔,顶杆上端设置在转板下方且两者之间有间隙,顶杆下端穿过导向孔与皮辊轴头相接触,拉簧上端固定在转板上,拉簧下端固定在支座上。
所述顶杆由金属螺杆、螺母和绝缘套筒构成,所述绝缘套筒内制有内螺纹,所述金属螺杆上端旋入绝缘套筒内并用螺母锁紧。
所述内螺纹的长度大于金属螺杆上制有外螺纹的螺杆长度。
所述顶杆上端面与转板下端面之间有0.3~0.5mm的间隙。
所述拉簧上端与设置在转板上的绝缘柱下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纺纱准备机上皮辊、罗拉绕花自停的可靠性,减少了纺纱准备机烧皮辊、机械故障率和牵伸机构故障停车时间和概率;减少了对后续并、粗工序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纺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用于纺纱准备机上的绕花自停机构,具有转板1、铜螺柱9、支架3、主架4和支座5,支架3设置在主架4两端,支座5套装在主架4上,转板1设置在支架3上,铜螺柱9上部固定在转板1上,其下端与固定在支架3上的前长板6相接触,支座5上设有导向孔14,顶杆2上端设置在转板1下方且两者之间有间隙,顶杆2上端面与转板1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为0.3~0.5mm,顶杆2下端穿过导向孔14与皮辊轴头17相接触,顶杆2可沿导向孔14上下灵活活动,顶杆2由金属螺杆10、螺母11和绝缘套筒12构成,绝缘套筒12内制有内螺纹15,金属螺杆10上端旋入绝缘套筒12内并用螺母11锁紧,内螺纹15的长度大于金属螺杆10上制有外螺纹的螺杆长度,金属螺杆10旋入绝缘套筒12内,顶杆2长度可以通过调节旋合长度进行调节,拉簧7上端与设置在转板1上的绝缘柱8下端相连接,拉簧7安装时,应保持一定的预拉力,使铜螺柱9与前长板6可靠接触。
工作原理:当棉纤维浮羽缠绕在皮辊16上达到一定厚度时,皮辊轴头15上升推动顶杆2向上使转板1翻转,转板1翻转使铜螺柱9下端脱离前长板6断开电路,设备停车;绕花清除后,转板1在拉簧7的作用下翻转,带动铜螺柱9与前长板6接触接通电路,设备正常运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