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式电缆接线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0792.5 | 申请日: | 201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东;宋建新;邓平;张荣耀;苑凤军;郭正盘;宋鑫;张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电缆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器设备的一种接线鼻子,具体而言是一种开口式电缆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变压器、配电箱的电缆连接端子(俗称“线鼻子”)在拆装电缆过程中,需要把电缆连接端子从变压器低压接线柱最上端穿入或者取出,但现场使用的电缆电缆连接端子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接触面是封闭的内圆孔面,而接线柱高于互感器内圆轴心部分,这样就需要把电缆连接端子穿过互感器后往上提,由于横向和纵向空间都有限,且电缆具有较强的硬度,因此操作相当费时费力。同时,每次拆装电缆需要卸装固定螺帽、备帽、垫片,由于受空间狭小的限制,操作人员操作不方便,耗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原油生产和居民的供电时间。因此,现有技术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开口式电缆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主体和卡件两部分。其主体下部是圆筒形穿线套,上部是长方体形圆头线鼻,设有螺栓孔,侧面设有开口,开口的两边设有盲形卡槽;卡件右边设有与螺栓孔直径相同的圆弧,上下设有耳柄,卡件与开口配合,耳柄放入盲形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减少电器设备维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线鼻,1.2-卡槽,1.3-开口,1.4-螺栓孔,1.5-穿线套,2-卡件,2.1-耳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开口式电缆接线端子,由主体1和卡件2两部分组成。其主体1下部是圆筒形穿线套1.5,上部是长方体形圆头线鼻1.1,设有螺栓孔1.4,侧面设有开口1.3,开口1.3的两边设有盲形卡槽1.2。卡件2右边设有与螺栓孔1.4直径相同的圆弧,上下设有耳柄2.1,卡件2与开口1.3配合,耳柄2.1放入盲形卡槽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