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连杆机构的炉底辊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0355.3 | 申请日: | 201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方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盛华 |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机构 炉底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底辊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带连杆机构的炉底辊,它用于连续退火炉中输送带钢板。
背景技术
炉底辊主要用于生产硅钢片的连续退火炉中,它由辊套与辊芯组成。辊套由石墨、陶瓷等适应炉内气氛的非金属材料制作,一般来说对带钢表面不产生划伤影响。目前,石墨碳套与辊芯的联接依然采用销子联接,这种销子联接方式经历了由插板销到圆盘销再到矩形销的变化过程,无论哪种联接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高温区域采用了螺纹联接。如图2所示,矩形销46用螺丝45紧固在辊芯44上;如图1所示,圆盘销39通过在径向方向上穿过辊芯38及圆盘销39的螺杆40与螺母42联接固定在辊芯38上。在温度达1050℃的退火炉中采用螺纹联接产生了如下问题:
1、机械故障较多。紧固件热膨胀后发生松动,销子与辊芯结合面发生严重磨损导致辊芯断裂。
2、安装、拆卸不方便,检修时间较长。炉底辊辊套与辊芯的销子螺纹紧固工作必须在炉外离线完成,为防止螺母在运转中松动脱落,螺杆与螺母间加以点焊,费时费力。拆卸时由于丝扣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热变形,要拧松丝扣取出销子、从辊芯上抽出旧辊套极其困难,大多是破坏性拆卸,备件消耗极大。换辊套时,由于螺丝联接,必须用吊车及专用吊具将炉底辊从炉内抽出来,从辊芯上卸下旧辊套,套上新辊套。抽炉底辊前要将传动侧的齿轮马达、万向联轴节、轴承座卸下;将换辊侧的轴承座卸下。如果换辊数量多,那么拆装工作量大,检修时间长,影响连续性作业生产,影响车间吊运物流工作。
另外,从工艺角度出发,不同的硅钢品种要求不同的退火工艺气氛,不同的工艺气氛环境要求使用不同品性的辊套。但由于换辊工作量大,停机时间长,这样的工艺要求难以实施。所以现在技术人员面临两大技术难题:
1、在炉内高温区域辊套与辊芯间采用何种联接方式。
2、如何做到省时省力快速地更换辊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炉底辊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连杆机构的炉底辊,它将辊套与辊芯之间联接由螺丝固定联接销改为滑动联接销,减少了机械故障,便于快速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辊套和辊芯,辊套套在辊芯上,辊芯由辊筒和轴头焊接而成,其特征是:辊筒上沿径向开有内孔,辊套上相应的位置开有销孔,内孔和销孔相通,内孔内设有滑动联接销,滑动联接销通过销子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套在轴头内的芯杆连接,轴头与辊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轴头尾端设有内孔,内孔中活动固定有弹簧座、弹簧和丝母,芯杆穿过弹簧座、弹簧和丝母,芯杆上固定有锁紧螺母;所述的芯杆尾端设有开口销;所述的轴头上焊接有导向键;所述的辊套上设有轴肩和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是连杆机构只是在拆卸和装配时各动作一次,其它时间处于相立静止状态,没有太多的运动副磨损,使用寿命长。
二是负载不大,传递扭矩只是在辊芯销孔、联接销及辊套销孔之间完成。联接销的离心力对机构有影响,但联接销受到销孔摩擦力影响,二者可以抵消一部分。所以,机构结构紧凑、部件尺寸不大。
三是装配间隙对运动的平稳性影响不大,在低温下有一定的装配间隙,但在高温下受结构及部件材质特性的影响,间隙会减小。如石墨碳套的热膨胀量就比耐热钢热膨胀量小很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底辊在工厂现场装配非常方便,在只拆卸换辊侧轴承座的情况下,就能快速地将辊套从辊芯上抽出来,然后装上新辊套。停机时间短,利于连续性作业生产,也减少能源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圆盘销联接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矩形销联接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盛华,未经方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