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位四通手动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8552.1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勇;王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液力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E02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通 手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位四通手动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新型的液压压桩机压桩,相比传统的打桩机,它噪音小、出力大,优点明显。在压桩机中,压桩阀是关键部件,它控制系统向工作油缸供油。现在一般使用的压桩阀是种三位四通的手动阀,有中位和两种工作位,共三种状态,分别对应不工作、压桩和复位三种工作状态。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压桩速度基本是恒定的,压桩机一般使用的是定量泵,定量泵的输出流量是恒定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根桩入土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后续桩入土时受到的阻力较。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位四通手动阀,它通过改造现有压桩阀,优化液压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受阻较小时桩基的入土速度,从而显著提高工程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左端盖1、调整螺钉2、定位轴3、垫块4、阀芯5、阀体7、右端盖8、顶盖17、定位衬套25和换向柱26;阀体7的两侧设置有左端盖1和右端盖8,阀体7与左端盖1的之间设置有垫块4,垫块4与阀体7和左端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衬套25,阀体7上 设置有顶盖17,左端盖1上设置有调整螺钉2,左端盖1内设置有换向柱26,换向柱26下端头部铆接有定位轴3,定位轴3的右端设置在阀芯5左端槽内,阀芯5的密封面与阀体7内部密封配合。
所述的阀芯5的密封面设置有多条平衡槽6,在工作时,可以有效加强密封效果。因为高压油液会渗入阀体和阀芯密封面之间的空隙,有了这些小槽,液压压力会不断地得到微平衡,密封效果反而比光滑表面好。
所述的换向柱26与外部的操作手柄连接;
所述的定位轴3底部设置有四条V形槽,且V形槽卡在调整螺钉2顶部的小钢球上。
所述的右端盖8内设置有弹簧9和垫片10。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油泵效率,在低负载条件下,取消了回油环节,促使所有油液都参与压桩动作,显著压桩机的工作速度;同时由于利用了现有技术——如阀体和左右两侧端盖——都是标准件,从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产品,和原有产品的安装接口完全相同,从而无需对压桩机进行任何改造即可换用本产品,对用户而言,使用方便、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左端盖1、调整螺钉2、定位轴3、垫块4、阀芯5、阀体7、右端盖8、顶盖17、定位衬套25和换向柱26;阀体7的两侧设置有左端盖1和右端盖8, 阀体7与左端盖1的之间设置有垫块4,垫块4与阀体7和左端盖1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衬套25,阀体7上设置有顶盖17,左端盖1上设置有调整螺钉2,左端盖1内设置有换向柱26,换向柱26下端头部铆接有定位轴3,定位轴3的右端设置在阀芯5左端槽内,阀芯5的密封面与阀体7内部密封配合。
所述的阀芯5的密封面设置有多条平衡槽6,在工作时,可以有效加强密封效果。因为高压油液会渗入阀体和阀芯密封面之间的空隙,有了这些小槽,液压压力会不断地得到微平衡,密封效果反而比光滑表面好。
所述的换向柱26与外部的操作手柄连接;
所述的定位轴3底部设置有四条V形槽,V形槽卡在调整螺钉2顶部的小钢球上。
所述的右端盖8内设置有弹簧9和垫片10。
参照图1,压桩阀处于中位状态,定位轴3底部左起第三条V形槽卡在小钢珠上,阀体内部各零件如图1所示状态处于各自位置,A、B、P和T四腔被完全隔离,油液无法通过压桩阀进出油缸。
正常工作时,手柄自中位右转18.39°,定位轴3底部第四条V形槽卡在小钢珠上,定位轴3带动阀芯5左移一段距离,阀芯突缘20自右向左越过第八阀体控制边27,使P腔与A腔沟通;同时,第一阀芯控制边13左移至第二阀体控制边13和第二阀体控制边14之间,第一阀芯控制边11左移但尚未到达第一阀体控制边12,使B腔与T腔沟通。
压桩完毕,需要油缸复位时,手柄自中位左转39.12°,定位轴3底部第一条V形槽卡在小钢珠上,带动阀芯5右移一段距离,第四 阀芯控制边22自左向右越过第八阀体控制边27,隔离P腔和A腔,同时第六阀芯控制边28移至第六阀体控制边21和第八阀体控制边27之间,使A腔和T腔沟通;另一方面,第三阀芯控制边18移至第二阀体控制边14和第三阀体控制边15之间,使P腔和B腔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液力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液力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8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测试吸气性能的试验台
- 下一篇:斜面冲击试验台的导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