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全息数字舞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7010.2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杨氏网络动画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J5/02 | 分类号: | A63J5/02;G03B21/56;G03B21/28;G03B3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 数字 舞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和光电技术,具体地说,是在传统的表演舞台上结合计算机和光电技术而产生完成的一种3D全息数字舞台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舞台剧,一般是通过真实的演员的动作、神态和声音语言,并结合舞台手绘的背景、景片和道具来进行演出的一种舞台艺术,其在描述神化场景中的变幻、飞跃、风雨、雷电等,只能是虚构的表现或是演员用动作演绎。而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舞台剧通常采用光电技术、大屏幕背景等技术,通过大屏幕背景的展示、音乐的播放和灯光的切换照明使舞台剧产生传统舞台魔幻般的视觉特效,使虚拟和真实有机地在舞台上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表现三维的多层次感的3D全息舞台数字系统,能营造出传统舞台无法实现的梦幻效果。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3D全息数字舞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舞台、视频投放系统、音频系统和灯光设备系统,所述舞台上设有一背投影成像的舞台背景幕,位于舞台背景幕前方设有多块悬空或/和落地置放的的背投影成像的全息幕,多块所述全息幕至少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
还包括一设于舞台正前上方的顶幕,其相对于观众方是自后向前向上倾斜放置,其反射光线是朝向观众一侧;一设于顶幕后且可升降的3D幕。
所述3D幕为3D金属幕。
还包括两分别设于舞台两侧的正投影的侧投影幕。
还包括一设于舞台前端的前置投影组件,其包括一个可转动的幻影成像镜(亦称,半反半透镜)及一置于幻影成像镜正下方的背投影的底投影幕,幻影成像镜相对于观众方是自后向前向上倾斜放置,其将底投影幕的影像反射给观众。
所述幻影成像镜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60°。
还包括一用于控制视频投放系统、音频系统和灯光设备系统的智能总控系统平台。
所述智能总控系统平台包括一用于实现操控的可视化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利用多层次设置的全息幕,由于全息幕具有透明和背投成像的特点,在多块全息幕上形成的多层次的二维图象,和舞台背景幕上的图象融合,而由于该二维图象离舞台背景幕有一定的距离,加上人的视觉差,使人看到全息幕上的图像会有一定的三维图像错觉感,再结合音乐和灯光,营造出传统舞台无法实现的梦幻效果。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顶幕和3D幕,结合顶幕切换到3D幕的播放次序及景象,能让人从遥远的太空回到眼前,比一块幕上的景象的变换较震撼;从3D幕的播放切换到舞台的表演,具有三维视觉的延伸感觉。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于舞台两侧的正投影的侧投影幕,覆盖了观众的全部视线,使观众有一种融在舞台其中的感觉。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于舞台前端的前置投影组件,能营造出多种舞台环境,带来更多舞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边缘拼接融合技术的示意图;
图5为前置投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机多控播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3D全息数字舞台系统包括:一舞台1;一背投影成像的舞台背景幕2;设于舞台1上的一悬空置放的背投影成像的全息幕3、全息幕4和落地置放的背投影成像的全息幕5,全息幕3、全息幕4和全息幕5分别在不同的平面上,全息幕3、4、5均为贴镀膜玻璃纤维膜;设于舞台两侧的正投影的侧投影幕6、7;一设于舞台1正前上方的顶幕8,其相对于观众方是自后向前向上倾斜放置,其反射光线是朝向观众一侧;一设于顶幕8后且可升降的3D幕9;设于舞台1上的道具,例如,一拱桥11,桥洞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的背投影成像的修饰幕12;一设于舞台1前端的前置投影组件10,其包括一个可转动的幻影成像镜101(亦称,半反半透镜)及一置于幻影成像镜101正下方的背投影的底投影幕102,幻影成像镜101相对于观众方是自后向前向上倾斜放置,其将底投影幕102的影像反射给观众;及一智能总控系统平台,其用于控制视频播放系统、音频系统、灯光设备系统、3D幕升降机构和半透明玻璃反射镜转动机构。
首先,说明在本实用新型3D全息数字舞台系统应用的主要技术:
1、边缘拼接融合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杨氏网络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杨氏网络动画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7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及断路器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