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秤台的钢包电子秤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6902.0 | 申请日: | 201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3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国强称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22 | 分类号: | G01G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钢包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防溅洒钢包电子秤,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弹性力双层秤台的钢包电子秤。
背景技术
冶金、铸造企业在生产中出于确定产量或质量控制都需要对承载高温液体(如钢水)的钢包进行计重称重。然而高温液体的称重过程又不同于普通称重,吊运钢包接触秤台的动作过猛,会导致高温液体溅洒出事故。因此吊车或天车吊送钢包到秤台时动作要缓慢,要防止钢包倾斜接触秤台或硬碰撞秤台时引起高温液体溅洒。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高温液体的称重又需要快速完成。钢花四溅,浪费能源和资源,时间一长,上层高温液体冷却,影响浇铸质量。称重同时还会因为高温液体溅洒,高温传导,引起秤台发热,损坏秤台下的称重传感器。如此既要称量准又要过程快,这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技术难题。目前该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需要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吊运工人。能否从技术方面解决该难题,引起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的思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硬”碰撞难题,由“硬”到“软”,做到称重既准又快。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的思路受弹簧的“软”,缓冲作用启发,设计采用带弹性缓冲的双层秤台。既消除钢包与秤台硬碰冲引起的高温液体溅洒,又解 决钢包倾斜接触,快速称重,安全生产,且隔绝热传递,保护下层称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把称重台分割成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之间用限位板定位,用弹簧分离,且弹簧的弹力可调。称重时上层秤台接触钢包,弹簧起缓冲作用,吸收冲击力,防止高温液体溅洒。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如图1(主视图)所示,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用限位板(4)定位,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之间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分开。其中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的下端套在弹簧导引圆柱(3)上。不称重时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的作用下,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之间存在空隙(6)。秤重时在钢包的重力作用下,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开始收缩,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之间存在空隙层(6)为零,由下层秤台(5)下面的称重传感器测量钢包的重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秤台是正四方结构,在秤台的四个角分别安装若干个弹簧导引圆柱(3)。设计每个弹簧为1吨,使用时,可根据钢包的重量,灵活调整弹簧的个数。为提高下层的承受力,在弹簧导引圆柱(4)安装加强筋。
附图说明
图1可调弹性力双层秤台主视图。
图2可调弹性力双层秤台俯视图。
其中:1.上层秤台,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3.弹簧导引圆柱,4.限位板,5.下层秤台,6.空隙层。
具体实施例
以我厂产品GBC-80为例:如图1(主视图)所示,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用限位板(4)连接,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分开。其中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的下端套在弹簧导引圆柱(3)上。不秤重时在圆筒形弹簧(2)的作用下,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之间存在空隙(6)。上层秤台(1)的热量不会传递到下层秤台(5)。秤重时在钢包的重力作用下,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开始收缩,上层秤台(1)和下层秤台(5)之间存在空隙层(6)为零,两层秤台一体。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秤台是正四方结构,在秤台的四个角分别安装9个弹簧导引圆柱(3)。设计每个弹簧为1吨,使用时,可根据钢包的质量,灵活调整弹簧的个数。为提高下层的承受力,在弹簧导引圆柱(3)安装加强筋。
需要指出的是秤重原理同电子汽车衡原理相同。秤台下层下面的传感器和安装显示部分省略。
多次试验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的技术方案是对的。采用双层秤台弹性缓冲的方法,既消除钢包倾斜“硬”接触秤台,硬碰冲引起的高温液体溅洒,又能安全生产,快速称重,且隔绝热传递到下层,保护称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层秤台弹性缓冲的方法,既消除消除钢包倾斜接触秤台硬碰冲引起的高温液体溅洒,又可快速称重,且隔绝热传递保护称重传感器。使用中还可在使用过程可根据钢包的重量不同,方便地加减弹簧个数,调整弹簧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国强称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国强称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