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弯管加热退火消除内应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46389.5 | 申请日: | 201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爵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015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加热 退火 消除 内应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退火消除内应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U型弯管加热退火消除内应力装置。
背景技术
U型弯管在弯制过程中会在弯部产生大量的内应力,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不锈钢管来说是不允许的。因此要对U型弯管弯部进行局部加热退火,消除内应力。
现有技术中局部加热通常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进行加热。此装置将不锈钢U型管弯部插入加热线圈内,通过加热线圈与电源接通进行加热,调节电流大小来控制加热的温度。但此装置操作复杂,每根不锈钢钢管都要插入线圈内加热,生产效率很低,很难满足工厂的连续大批量生产。另外。采用此装置加热后的U型管弯部内壁氧化严重,质量不是很好,很难到达高精密不锈钢管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U型弯管加热退火消除内应力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U型管;还包括: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的第一导轨顶端上的夹头与所述U型管的弯部顶头接触,所述的第二导轨顶端上的夹头与所述U型管的弯部根部接触;所述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与高频加热器连接,以形成一加热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安全,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难题,提高了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通过通入保护气体,防止加热氧化,保证了产品内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U型管1;还包括:平行的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所述的第一导轨2顶端上的夹头与所述U型管1的弯部顶头接触,所述的第二导轨3顶端上的夹头与所述U型管1的弯部根部接触;所述的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分别与高频加热器4连接,以形成一加热回路。
还包括:一保护气体装置5、第一气枪6以及第二气枪7;第一气枪6和第二气枪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保护气体装置5相连,第一气枪6和第二气枪7的另一端分别插入U型管1的两端。
所述的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能根据U型管1的弯部半径大小调整平行导轨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平行导轨,导轨与高频加热器通接,形成一回路。第一导轨与弯部顶头接触,第二导轨上的夹头与弯部根部接触,夹头可固定弯部位置,控制加热范围。将不锈钢U型弯管弯部固定在两平行的导轨上,可根据弯部半径大小调整平行导轨间的距离,在U型管直段长端部通过与保护气体接通的气枪插入,可通入保护气体,防止加热氧化,保证产品内壁的质量。此装置操作简单安全,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的难题,提高了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精确定位的方法
- 下一篇:转炉出钢口钻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