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八角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5312.6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胜;王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八角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角接线盒。
背景技术
金属八角接线盒在各种建筑中,用于配接各种电源开关及电源等管线的拉线、配电工程,以接驳各种电线线路,使用十分广泛。在建筑中,采用预先埋设配管的方式加以设置。现有的八角接线盒结构如图1和2所示,一般采用先冲制出平面形状,再将首尾进行焊接的方式制作。
但这种制作方法工序繁琐,冲制完成后还需进行焊接的工艺,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而且焊接时,需首尾重叠一起才能进行,如图3衔接处放大图所示,从而增加材料成本;另外,由于步骤较多,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工序简单且节约成本的八角接线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八角接线盒,包括盒体和其上的两衔接端,两衔接端设有若干形状相同的扣齿和扣槽,两衔接端的扣齿位置错开,一衔接端的扣齿与另一衔接端的扣槽对应铆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可以直接铆合连接的扣齿和扣槽,所以采用冲压模具直接冲裁出扣槽,便可进行铆合连接,因此可使用模具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铆合替代现有的焊接工艺,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从而也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另外,现有的焊接工艺,焊接时两衔接端需重叠部分才能焊接,增加了材料成本,而铆合工艺则两衔接端无需重叠,只需对接即可,节约了材料成本。
所述盒体为一体成型。盒体和其两衔接端的扣槽在生产时可通过磨具一次完成,大大节约工艺步骤。
为了自动化生产以及模具制作的方便,所述扣齿和扣槽优选为燕尾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八角连接盒的两衔接端设计了扣槽和扣齿结构,利用铆合工艺代替传统的焊接工艺,不仅简化了工艺步骤,而且可通过模具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八角接线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主视图;
图6为图4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八角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盒体和两衔接端。由图6展开图可以清楚看出,两衔接端包括首端1和尾端2,首端1和尾端2均开设有燕尾槽和由此得到的燕尾状扣齿,且燕尾槽形状相同、位置错开。首端1和尾端2对齐时能刚好铆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体成型,通过模具做出如图6展开图所述的金属片,然后将首尾铆合即完成整个制作过程。相对于现有的焊接工艺,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十分简单,节约了焊接所需的人力成本,且两衔接端无需重合即可连接,节省了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电线减振连接件
- 下一篇:架设输电线路用的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