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生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3795.6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润生;刘嘉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润生;刘嘉玺 |
主分类号: | B65B1/08 | 分类号: | B65B1/08;B65B43/42;B65B43/52;B65B1/30;B67B3/00;B67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40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生产 系统 | ||
1.一种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包括:中药滴丸用瓷瓶码平装置(1),通过传送带(4)与中药滴丸用瓷瓶码平装置(1)相连的中药滴丸用瓷瓶灌装装置(2)、以及通过传送带(4)与中药滴丸用瓷瓶灌装装置(2)相连的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药滴丸用瓷瓶码平装置(1)包括:机架(11),瓷瓶进口装置(12),与瓷瓶进口装置(12)一端相连的瓷瓶刷平装置(13),一侧与瓷瓶刷平装置(13)相连的另一侧与瓷瓶进口装置(12)相连的传送带(17),与瓷瓶刷平装置(13)相连的水平设置的传送轨道(14),与水平设置的传送轨道(14)相连的立瓶装置(15),与立瓶装置(15)相连的循环传送带(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药滴丸用瓷瓶灌装装置(2)包括:机架(27),设置于机架上游的瓷瓶传送部(21),设置于瓷瓶传送部(21)上方的瓷瓶抓取部(22),设置于瓷瓶抓取部(22)上方的滴丸进药装置(23),与滴丸进药装置(23)相连的滴丸传送部(24),在滴丸进药装置(23)的进药口(231)处设置的微震装置(25),和沿瓷瓶传送部(21)的传送方向在滴丸进药装置(23)之后与滴丸进药装置(23)在相同水平高度设置的滴丸补充进药装置(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滴丸进药装置(23)包括进药口(231)和变频装置,变频装置用于控制滴丸进药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滴丸进药装置(23)还包括在进药口(231)处设置的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微震装置(25)是整体的微震装置,对通过抓取部抓取起来而进药的滴丸同时进行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3)包括:机架(31),瓶盖入口(32),与瓶盖入口(32)相连的排盖装置(33),在瓶盖入口(32)附近与排盖装置(33)相连的瓶盖刷平装置(34),通过传送带(37)与排盖装置(33)相连的压盖装置(35),在压盖装置(35)下方设置的瓷瓶提起装置(36),在压盖装置(35)下游设置的检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滴丸用瓷瓶压盖和回收装置(33)还包括与检测装置相连的传送带,该传送带与瓷瓶下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排盖装置(33)是半圆的弧形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滴丸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盖装置(35)是整体的压盖装置,可以同时压30个瓶盖,瓷瓶提起装置(36)是整体的瓷瓶提起装置,可以同时提起30个瓷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润生;刘嘉玺,未经王润生;刘嘉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37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捆绑机
- 下一篇:采用电加热的飞机除冰液配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