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厨房秤和称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3234.6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杜卫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00 | 分类号: | G01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厨房 称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厨房秤和称重件。
背景技术
厨房秤,主要是用于烹饪时精确计量使用食物原料的量的一种工具,由于电子厨房秤的精度高、使用价值高,电子厨房秤越来越受到现代家庭的青睐。
目前,电子厨房秤的结构包括称重受力平面体;基座,用于固定传感器和支撑称重受力面体;传感器,将力因素转化为电因素;承载梁,用于将力作用于传感器;圆铁片,用于连接承载梁和支撑脚,避免承载梁和支撑脚因直接接触而产生支撑脚的软形变,而导致秤的精度降低;支撑脚,用于支撑秤体,其脚部和脚垫穿过底壳的孔与秤的放置面接触;脚垫,装在支撑脚的底部,接触于秤体放置的平面,起到防滑等作用;底壳,与称重受力平面体或基座固定连接,包裹了秤的内部构件,构成秤体;螺丝,用于底壳与称重受力平面体或基座的连接固定。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目前的电子厨房秤的厚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厨房秤和一种称重件。
一种电子厨房秤,包括称重受力平面体1、基座2、传感器3、承载梁4和底壳7,基座2用于支撑称重受力平面体1,并且基座2与传感器3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制5,弹制5通过螺钉8与底壳7固定连接,弹制5的柱状突起10过承载梁4与传感器3的成型孔11,将承载梁4、传感器3固定在一起,底壳7的底部与秤的放置面接触。
一种称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制通过螺钉和底壳固定在一起,底壳与放置面接触,底壳用于支撑称重物,弹制的柱状突起过承载梁与传感器的成型孔,将承载梁、传感器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壳7的底部与秤的放置面接触,弹制5通过螺钉8与底壳7固定在一起,通过弹制5的柱状突起10依次穿过承载梁4以及传感器3的成型孔11,将底壳7、传感器3、承载梁4、弹制5连成一体,从而能够将传感器所受的秤及称重物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传感器,实现电子称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厨房秤在保证电子称重的精度的基础上,能够减少厚度,使得电子厨房秤变的更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厨房秤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以上图中的标号所代表的零件名称如下表
1 称重受力平面体 2 基座
3 传感器 4 承载梁
5 弹制 6 圆铁片
7 底壳 8 螺钉
9 脚垫 10 柱状突起
11 成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厨房秤,包括称重受力平面体1、基座2、传感器3、承载梁4、弹制5和底壳7,底壳7的底部与秤的放置面接触,基座2用于支撑称重受力平面体1,并且基座2与传感器3固定连接,弹制5通过螺钉8与底壳7固定连接,弹制5的柱状突起10过承载梁4与传感器3的成型孔11,将承载梁4、传感器3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为了起到支撑承载梁4的作用,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厨房秤还可以包括:圆铁片6,圆铁片6位于底壳7内部,与底壳7固定连接,和承载梁4构成点接触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圆铁片6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只要符合支撑承载梁4的要求即可。
可选的,为了起到防滑的作用,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厨房秤还可以包括:脚垫9,脚垫9固定于底壳7的底部。进一步的,脚垫9可以直接粘合在底壳7的底部。
可选的,称重受力平面体1可以是由玻璃、塑胶、金属、竹子、木等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底壳7的底部与秤的放置面接触,弹制5通过螺钉8与底壳7固定在一起,通过弹制5的柱状突起10过承载梁4的与传感器3的成型孔11,将底壳7、传感器3、承载梁4、弹制5连成一体,当有称重物放置于称重受力平面体1时,底壳7能够将秤及称重物的重力的反作用力通过圆铁片6和弹制5作用于承载梁4,承载梁4将反作用力传递给传感器3,传感器3在重力和重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实现电子称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厨房秤中,秤体与其放置平面的接触面由支撑脚改变为底壳7,增加了弹制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突破性的减小电子厨房秤的厚度,使得电子厨房秤变的更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厨房秤的一种装配过程可以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创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创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3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检测并记录外壳开启时间的装置
- 下一篇:进料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