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120041943.0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5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能欢;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0;B29C45/77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流量 调节 缠绕 管带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塑钢缠绕管带材的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塑钢螺旋缠绕管是替代传统的水泥管、钢管等的新型管材,在城市地下管网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制造塑钢螺旋缠绕管,首先需要将加强钢带与塑胶复合成缠绕管带材10,然后通过专用的螺旋缠绕设备,将带材缠绕连接制作成塑钢螺旋缠绕管产品。
如图1所示,通过专用模具将熔融塑胶材料与钢带复合成横截面结构包括塑胶壁11、直立设置在塑胶壁11一侧的加强肋12和设置在塑胶壁11两侧的搭接结构13、14的缠绕管带材10。
现有的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挡板、模架、模芯和多个模板等组件,其流道供熔融塑胶通过的截面面积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在缠绕管带材制造过程中,无法对型腔中的塑胶压力、流量进行调节。由于生产不同规格缠绕管带材所采用的挤出速度不同,模具型腔中所产生的塑胶压力、流量也不一样,导致在模具出料口缠绕管带材成型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带材不良品率较高。目前,在现有模具结构条件下,控制缠绕管带材质量的办法只能凭借经验去调节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匹配,不仅技术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且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克服现有缠绕管带材模具压力流量不可调节、生产不同规格带材产品时次品率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包括与熔融塑胶进料管相连接的熔融塑胶注入口、带材塑胶壁型腔、设置在该带材塑胶壁型腔两侧的搭接边型腔和连通该熔融塑胶注入口与该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的主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限流件和导向调节机构,该限流件沿所述主流道横向设置在所述主流道与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相连接的一端上,该导向调节机构与该限流件配合并可驱动该限流件沿主流道横截方向运动并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中,包括上盖板、芯板、流道板和出料板;
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所述芯板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芯板、下芯板,该上芯板与所述上盖板上下配合连接并包括位于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下方的流道凹槽;该芯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平行间隔贯通设置的芯板钢带导向孔、沿该模具钢带进料方向倾斜向下的流道下斜面和与所述流道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所述流道下斜面上端连接所述流道凹槽底面,所述芯板钢带导向孔全部穿过该流道下斜面;所述流道板包括定位连接结构、与所述流道下斜面间隔配合并与所述芯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所述主流道的主流道通道I的流道上斜面、与所述芯板的芯板钢带导向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下侧开口的流道板钢带导向槽,该流道板钢带导向槽与钢带相应各表面保持间隙,该流道板上侧表面与所述上盖板下侧表面配合;所述上、下芯板的配合面与该芯板钢带导向孔横向相交;
所述出料板包括出料板钢带导向槽、与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呈T形横向连通的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该出料板钢带导向槽允许带有塑胶复合层的所述钢带通过,该出料板钢带导向孔与所述芯板钢带导向槽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与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出料板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出料板和下出料板,该上、下出料板的配合面与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横向相交;
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上、中、下配合连接,所述上出料板和下出料板上下配合连接,所述出料板与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前后横向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流量调节缠绕管带材成型模具中,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上盖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两侧表面的定位连接螺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芯板嵌套两侧边的连接通孔和穿过该连接通孔与该定位连接螺孔配合将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上芯板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流道板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芯板嵌套两侧边上侧表面的定位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两侧边与该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凸边,所述上盖板将所述流道板的定位凸边压紧在所述上芯板的定位凹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1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