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货架背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0636.0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5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永强 |
主分类号: | A47F5/00 | 分类号: | A47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架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陈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架背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商场或超市陈列商品用的货架的结构和种类多种多样,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缺陷。早期的单体式货架体积大,占用运输空间大,造成运输成本高,且由于货架为单一整体,搬运移动很不方便,而单一的结构又造成使用方式的固定,使用不灵活。后来出现了组合式货架,整个货架由多个组件安装而成,改善了货架的使用情况。但是现有的一些组合式货架,制作工艺复杂,造成生产成本高,结构复杂导致安装不方便。也有些组合式货架工艺较简单,结构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但简单的结构容易导致连接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且结构牢固的货架背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货架背板,包括两块以上的子板,子板与子板之间通过端部的拼接构成整块背板。背板采用子板拼接组合的方式,子板占用空间小,且无需在出厂前进行拼接焊接等工作,方便生产和搬运,节约生产和运输成本。
上述方案中,所述子板有顶板、中板、底板三种结构。顶板安装在背板顶部,底板安装在背板底部,中板安装在顶板与底板中间。所述顶板下端设有拼接件,中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拼接件,底板上端设有拼接件,背板由一块顶板和一块底板以及至少一块中板拼接构成。不同结构分开生产,运输到使用场所再进行拼接组装,顶板、中板和底板依次拼接,根据实际需要的背板高度,采用一块或多块中板,使用灵活方便。
上述方案中,所述拼接件为公母拼接件结构或者阶梯拼接件结构,背板由不同子板之间通过公件与母件或者阶梯状结构紧密配合拼接而成。公件的凸状结构插入母件的凹状结构,阶梯状结构互补,每两块子板之间均互相作用,配合形成连接,结构稳定牢固。拼接件为公母件的子板由两片钢板端部弯折后对称焊接而成,弯折部焊接后形成拼接件。拼接件为阶梯状的子板由两片钢板端部弯折后错位焊接而成,弯折部焊接后形成拼接件。子板均由钢板经过弯折焊接或者端部切割形成,无需复杂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设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输成本低,安装简便灵活,结构稳定牢固,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拼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阶梯拼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拼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两种不同的拼接结构,采用两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背板由端部为公母拼接件的子板拼接组合而成,拼接前如图1所示。上子板1由两块对称的钢板组成,下端弯折成型后焊接,形成凸状结构的公拼接件11。下子板2也由两块对称的钢板组成,上端弯折形成凹状结构的母拼接件22。公拼接件11的凸状结构与母拼接件22的凹状结构相吻合,互相配合进行拼接,使两子板紧密连接。公母拼接件连接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
实施例二:
背板由端部为阶梯拼接件的子板拼接组合而成,阶梯拼接件结构如图3所示,子板拼接前如图4所示。子板3的连接端通过两块钢板弯折后错位焊接形成,连接端焊接后形成阶梯拼接件33,两子板的阶梯拼接件33相互吻合,两者紧密接触形成连接,连接后结构如图5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背板安装到货架后的整体结构如图6所示。背板4由4块子板拼接而成,其中上端为顶板41,中间两块为中板42,下端为底板43,顶板41、中板42、底板43依次连接,采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其中一种拼接结构。背板4中每两块相连的子板通过拼接结构相互作用,使连接更加紧密,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背板4左右两侧安装在立柱6中,立柱6下端连接底座5,货架上端有横梁7,底座5、立柱6和横梁7限制固定住背板4,共同组合成整个货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永强,未经何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