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8940.1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洋;梅松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34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墨打印机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配件,具体说是一种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喷墨打印机,有限容量的墨盒可拆卸地装入墨仓使用,墨盒或与打印头一体,直接供墨;或通过墨盒拆卸安装入墨仓,再与打印头连接供墨。由于每只墨盒容墨量通常只能打印50-100张标准页,因而需要经常更换墨盒,这给打印机用户带来了不便。
于是,人们采取如图1所示装置,在打印机1外放置一大容积的储墨罐,用软管将储墨罐与打印机墨盒相连,并将原墨盒上的气压平衡孔密闭,使储墨罐、软管、墨盒之间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依靠喷头的吸力供墨。这样储墨罐就相当于墨盒的延伸,储墨容量极大的增大,同时,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向储墨罐添加墨水,从而达到大批量打印连续供墨的目的。
上述连续供墨系统在使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储墨罐最高液面高度只能等于或者略低于打印头喷嘴处的位置高度,以保证墨盒内部的气压环境不会出现过大的差异。而当储墨罐液面高于打印头喷嘴,不能正常打印,会造成打印头漏墨污染打印介质、打印机;当储墨罐液位低于打印头喷嘴过多,或软管长度过长,管道阻力过大,又会因打印头吸力不足吸不上墨而无法打印。
这给打印机外储墨罐的放置、打印机使用过程带来很大的限制,或者说,是给储墨罐在工作台的放置带来了严格的要求,且打印机使用中需要不断关注、调整储墨罐液位,避免液位过低影响打印机工作,这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现有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如图2所示一个宽幅喷墨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从原理上来说,它增加了泵和传感装置,当中继容器内的墨降到一定位置,泵开始从储墨罐向中继容器供墨,达到一定液位后,泵停止工作并切断储墨罐与中继容器的通道,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装置对于新增设于打印机外的供墨系统,依然需要确定合适的中继容器的放置位置,以避免其中墨水液面过低或过高,这给首次安装也带来了不便。同时,如新增软管过长,管道阻力过大,依然影响喷头吸墨力,影响打印头工作。
专利号为ZL02128475.X的宽幅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是一种储墨罐可放置于打印头以上任意高度的的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但使用依然受其单向阀灵敏度影响,储墨罐位置也有一定限制,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使储墨罐的高度和所放置的位置远近都对墨盒内部的气压环境不造成影响,彻底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而适用于大多数喷墨打印机。
所述一种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包括储墨罐、安装在喷墨打印机盒仓中的墨盒、连接储墨罐和墨盒的导墨软管,其特征是:在所述储墨罐和每一个墨盒之间连接的导墨用软管设有两条,分别为送墨软管和回墨软管,在所述送墨软管的通路上设有一个输送泵,在所述回墨软管的通路上设有一个回流泵。
在所述墨盒上设有墨盒塞,穿过墨盒塞设有送墨硬管和回墨硬管,所述送墨硬管在墨盒外与送墨软管连接,所述回墨硬管在墨盒外与回墨软管连接。
所述穿过墨盒塞的送墨硬管和回墨硬管伸入墨盒内,所述送墨硬管的送墨硬管盒内开口比回墨硬管的回墨硬管盒内开口低或者等高。
一种实施例是:所述墨盒塞上设有通气硬管。
所述穿过墨盒塞的通气硬管其通气硬管盒内开口比送墨硬管盒内开口位置高。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输送泵和回流泵是蠕动泵。
作为另一种方案,不使用蠕动泵时,所述输送泵和回流泵可带有截止阀。
一种优化方案是:所述输送泵和回流泵与储墨罐是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是一种运行可靠,不影响原装墨盒内流体力学环境,适用于大多数喷墨打印机的连续供墨装置。储墨罐可以放置于任意位置,墨盒内的气压与大气相通,不受储墨罐位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桌式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2是现有宽幅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3是专利号为ZL02128475.X的宽幅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构思的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5是墨盒剖面放大图,
图6是墨盒的顶部立体放大图。
图中:1-喷墨打印机,2-软管,21-送墨软管,22-回墨软管,23-通气管,3-储墨罐,4-墨盒,5-泵,51-输送泵,52-回流泵,7-盒仓,8-滑杆,9-通气孔,10-回墨孔,11-出墨孔,12-墨盒塞,121-送墨硬管,1211-送墨硬管盒内开口,122-回墨硬管,1221-回墨硬管盒内开口,123-通气硬管,1231-通气硬管盒内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8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