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切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35602.2 | 申请日: | 2011-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科松;王建;黄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4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切锯,尤其涉及斜切锯的靠栅装置。
背景技术
斜切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件的切割场合,通常包含基座组件、设置于基座组件上的靠栅组件、以及可枢转地连接于基座组件的锯机构。基座组件通常包括底座及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的工作台,锯机构通常包括锯片、驱动锯片的电机、防护锯片的固定护罩和活动护罩。使用斜切锯时,工件通过基座组件和靠栅组件实现固定,此时通过操作锯机构即可实施工件切割。
斜切锯通常具有垂直切割位置和倾斜切割位置。在垂直切割位置时,锯片垂直于底座及工作台;在倾斜切割位置时,锯片相对于底座及工作台向一侧倾斜。斜切锯的安全标准要求靠栅装置与锯片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小,以防止切割较短的加工件时,加工件会飞出去。但若垂直切割位置时、锯片与靠栅装置的距离过小,则当锯片向一侧倾斜时,靠栅装置会干涉到锯片,从而影响斜切锯的倾斜切割功能。
为解决这个问题,专利号为96108519.3的中国专利揭示一种靠栅装置,其在工件支撑挡板的可动挡板上设置有可在上下侧位置之间移动的补隙盖舌,以调整靠栅与锯片之间的距离。这种结构增加了机器的零部件以及制造成本,操作来也较烦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切锯,该斜切锯的靠栅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为实现以上功能,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切锯,其包括基座组件、锯机构、支撑组件和靠栅。其中,基座组件具有用于支撑待切割工件的工作面,支撑组件连接于锯机构及基座组件之间,锯机构包括一锯片及用于驱动锯片旋转的电机,且可以向锯片的至少一侧倾斜,靠栅至少组装于锯组件的所述倾斜的一侧。所述靠栅具有一靠栅支架以及组装于靠栅支架的第二靠栅,第二靠栅具有一靠近锯片的位置和一远离锯片的位置,且第二靠栅可以在两位置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一个优选方案中,靠栅支架与第二靠栅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靠栅支架,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第二靠栅,第二靠栅以所述第一端的枢转点为轴心在所述靠近和远离锯片的位置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进一步方案中,靠栅支架与第二靠栅之间设有牵引杆,牵引杆的第一端枢接于靠栅支架,且牵引杆可绕其第一端枢转;牵引杆的第二端为一槽,该槽抵接于第二靠栅的一固定销上;一弹簧设置在靠栅支架与牵引杆之间,把第二靠栅向所述靠栅支架牵引。
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斜切锯的靠栅可以在远离和靠近锯片的方向移动,从而当锯片进行竖直切割或垂直切割时,都能避免较小的工件飞出,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靠栅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靠栅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的底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靠栅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的背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斜切锯处于极限复合斜切割工作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斜切锯10包含基座组件、锯机构3和靠栅4。基座组件包括底座1和可旋转的组装在底座1上的工作台2,待切割的工件(图未示)放置在工作台2上,并通过靠栅4辅助实现支撑和固定。锯机构3包括锯片30、用于防护锯片30的固定护罩31、活动护罩32,锯机构3还包括容纳电机(图未示)的电机壳33及把手34,电机用于驱动锯片30旋转,把手34用于操作锯机构3进行切割。锯机构3通过支撑组件与基座组件连接。
支撑组件使锯机构3能处于一竖直位置,如图1示。在该位置时,锯片30基本垂直于工作台2,可对工件进行垂直切割。锯机构3还可以向锯片30的至少一侧倾斜,如图5所示,在该位置时,锯片30与工作台2之间形成一锐角,操作锯片30对放置在工作台2上的工件进行倾斜切割。现有的斜切锯中,锯机构3通常可以向左右两侧倾斜,而且实现倾斜和倾斜固定的结构在本领域有多种实施方法,在此不再详述。
靠栅4组装在基座组件上、处于锯片30的至少一侧。在通常情况下,靠栅4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位于锯片30的左右两侧,以实现较好的工件支撑效果,本实施例即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5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再充电电池
- 下一篇:一种测定酶活性的聚合物液膜电位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