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4368.1 | 申请日: | 201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丁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要武 |
主分类号: | B65D83/00 | 分类号: | B65D83/00;B65D4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22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乳液 安全 卡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乳液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乳液泵采用一种安全卡子来固定乳液泵押头,从而防止押头下行而达到防漏的目的。图1示出了安全卡子1a卡合在乳液泵2上的情况。图2是安全卡子1a的立体图。如图1和2所示,安全卡子1a大致为开口的环形,其通过开口部卡合到乳液泵牙套上方的颈部,从而将乳液泵的押头保持在行程上止点处,防止押头下行而达到防漏的目的。
这种安全卡子虽然简单可靠,但也存在缺陷,在使用中带来危险和不便。具体地说,这种安全卡子的体积很小,使用者在将其取下之后很容易忘了把它卡回到乳液泵上,这样就可能造成如下问题。一是容易被幼儿拿去玩耍,甚至可能被幼儿放到嘴里吞咽而造成危险。二是容易被丢失,等到下次携带外出需要卡住乳液泵时,往往会找不到安全卡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其结构简单,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丢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包括:第一圆环部分,该第一圆环部分带有缺口并具有第一直径;以及第二圆环部分,该第二圆环部分也带有缺口并具有第二直径,其中,第一圆环部分和第二圆环部分通过它们各自的缺口部分相互结合,第一圆环部分的第一直径小于第二圆环部分的第二直径。
较佳的是,第一圆环部分和第二圆环部分呈带有缺口的圆环形状,并相互结合成“8”字形的环状部件。
较佳的是,第一圆环部分的第一直径大于或等于乳液泵颈部的外径。
较佳的是,第二圆环部分的第二直径小于或等于押头下部的外径。
较佳的是,第二圆环部分的第二直径大于押头下部的外径。
较佳的是,第二圆环部分的高度高于第一圆环部分的高度。
较佳的是,第二圆环部分的上边缘内侧为斜面。
较佳的是,第二圆环部分的上边缘内侧为倒圆角。
较佳的是,第一圆环部分和第二圆环部分的形状为圆环形、多边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防止丢失的用于乳液泵的卡子,其主要优点如下。
1、在需要使用乳液泵而打开安全卡子时,不需要将卡子从乳液泵上拿开,只需要将大圆环推到颈部即可,这样就避免了因普通卡子需要从乳液泵上拿开后随意丢放,等到外出要用时找不到的问题。
2、由于安全卡子始终只能在乳液泵颈部或押头下部移动,而不能从乳液泵上拿下来,因而能避免小孩在玩耍时误吞食卡子的危险。
3、由于安全卡子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因而可以防止儿童打开使用,可以适用于需要防止小孩使用的产品(例如防蚊露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卡合在乳液泵上的情况;
图2是图1所示安全卡子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的前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安全卡子的平面图;
图5是图3所示安全卡子的立体图;
图6a是沿图4中的A-A剖取的剖视图;
图6b是沿图4中的B-B剖取的剖视图;
图6c是示出图6a的另一种变化形式的剖面图;
图7是安装有安全卡子的乳液泵的立体图,其中乳液泵为非使用状态,此时安全卡子的小直径的第一圆环部分套在乳液泵的颈部上,起卡止作用;
图8是安装有安全卡子的乳液泵的立体图,其中乳液泵处于可使用状态,此时安全卡子的大直径的第二圆环部分套在乳液泵的颈部上;以及
图9是安装有安全卡子的乳液泵的立体图,其中乳液泵处于使用状态,此时安全卡子的第二圆环部分卡在押头的下部而不会下滑,从而使乳液泵可以正常地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见图3~图5,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于乳液泵的安全卡子1。从平面图(图4)上看,安全卡子1是大致为“8”字形的环状部件,其包括:第一圆环部分11,该第一圆环部分11呈带有缺口的圆环形状,并具有第一直径;以及第二圆环部分12,该第二圆环部分也呈带有缺口的圆环形状,并具有第二直径。第一圆环部分11和第二圆环部分12通过它们的缺口部分相互结合成“8”字形的环状部件。第一圆环部分11的第一直径小于第二圆环部分12的第二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要武,未经丁要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源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新型液压变压器电液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