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玻片消毒盒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0722.3 | 申请日: | 201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周建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鸿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朱春梅 |
地址: | 163712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玻片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载玻片消毒盒。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时,尤其是需要显微镜镜下检验时,载玻片是常用的必备辅助工具。使用过的载玻片一般要经过消毒、清洗、烘干或自然晾干、擦净等步骤后装盒以备下次检查时再使用。目前,医生将用过的载玻片放到内有消毒剂玻璃容器或袋子中消毒,载玻片在消毒的同时经常出现两个或多个粘在一起,这势必会造成载玻片消毒不彻底,使载玻片上仍携带有致病性病原菌等微生物,存有潜在的传染性、致病性,另一方面粘在一起的载玻片也直接导致清洗时十分不便,降低了清洗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载玻片消毒盒,用于解决载玻片消毒时存在载玻片之间粘合一起以及消毒不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载玻片消毒盒,其特征在于:该消毒盒包括盒盖和盒体,盒盖分为内盖、外盖,内盖与盒体螺纹连接,外盖套装在内盖上,内盖与外盖之间中心轴连接;内盖、外盖上分别设有载玻片入口,内盖上的载玻片入口呈辐射状周向排布;盒体内部有内筒,盒体内壁、内筒外壁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的盒体内壁上的凹槽与内筒外壁上的凹槽形成的条形空腔与载玻片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的外盖上的载玻片入口为一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外盖套装在内盖上,内盖与外盖之间中心轴连接,易于外盖的旋转,使载玻片放入消毒盒方便快捷,同时旋转至闭合状态后也减少了盒体内的消毒液挥发;另外,盒体内壁、内筒外壁上凹槽所形成的条形空腔,使放入的载玻片都独立置于盒体内,杜绝了载玻片之间粘合一起的现象,使载玻片消毒更加彻底,提高了清洗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盖,2外盖,3外盖,4、4a载玻片入口,5内筒,6、6a凹槽。
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载玻片消毒盒包括盒盖、盒体1。其中盒盖分为内盖2、外盖3,内盖2与盒体1螺纹连接,增加了密闭性;外盖3套装在内盖2上,内盖2与外盖3之间中心轴连接,使外盖3相对于内盖2能旋转,旋转至开启状态时,载玻片可以直接放入消毒盒内,方便快捷,同时旋转至闭合状态时,可以减少盒体内消毒液的挥发。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3所示,内盖2上设有载玻片入口4,内盖2上的载玻片入口4为条形,并呈辐射状周向排布在内盖2上。外盖3上也设有载玻片入口4a,载玻片入口4a的大小可根据载玻片的实际尺寸进行设定。为增加盒盖的密闭性,减少盒体内的消毒液挥发,可将外盖3上的载玻片入口4a为一个。
图4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盒体1内部有内筒5,内筒5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盒体1内壁上设有凹槽6,内筒5外壁上设有凹槽6a,盒体1内壁上的凹槽6与内筒5外壁上的凹槽6a形成的条形空腔,条形空腔与载玻片的形状相对应,用于固定放入盒体内的载玻片。
使用时,首先将盒体内装入消毒液,再将盒盖与盒体旋紧。当不需要放入载玻片时,将外盖旋转至内盖两个载玻片入口之间的位置即可达到闭合状态,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减少了盒体内消毒液的挥发、影响消毒效果;当有载玻片需要放入盒体内时,旋转外盖,将载玻片从外盖、内盖的载玻片入口放入盒体内对应的凹槽,实现了每一个放入盒体内的载玻片都独立置于凹槽内,不再出现载玻片之间粘合一起的现象,使载玻片消毒更加彻底,清洗效率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鸿,未经赵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