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信函秤的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9105.1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林;时一新;蒋志豪;宋洪清;刘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23 | 分类号: | G01G21/2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信函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信函秤的支座,属于电子秤的秤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信函秤体积小、功能多、计量准确度高、操作方便等,能满足收寄信函或小型包裹的各项要求,是目前邮政业务中重要的称重工具。电子信函秤通常由秤体、称重传感器、处理称重传感器信号的电路以及供给电路工作的电源等构成。称量时,工作人员将信函或包裹放在信函秤上,按照“资例表”直接输入单价和有关收寄指令,信函秤即自动显示出单价、质量、邮资以及累计值等,能显示或打印出信函或包裹质量和投递所需邮资。但信函秤通常是与主机分开放置,经计量后的信函或包裹还要放在主机的输送带上,因此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信函秤与主机连接,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信函秤的支座。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信函秤的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后部的连接板,底板面积大于顶板面积,顶板上设有与秤脚插接的秤脚座和对秤体一侧限位的上挡边;所述底板的下部设有下加强筋和沿周边设置的下翻边,连接板的背部设有后加强筋和沿其周边设置的后翻边。
本实用新型支座由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后部的连接板构成,顶板上的秤脚座和上挡边可对放置在顶板上的信函秤进行限位,通过支座支承信函秤,使信函秤能快捷放置在支座上或从支座上拿下,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支座其底板面积大于顶板面积,因此支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满足用户防倾倒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位于顶板和底板的后部,因此支座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具有空腔,其主机的输送带则可穿过该空腔,通过支座使信函秤与主机连接,结构简单,而底板的下部和连接板的背部分别设有下加强筋和后加强筋,使支座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且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起身,就能将计量后的信函或包裹放置在主机上,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板,11-上挡边,12-秤脚座,2-连接板,21-导线卡槽、22-竖加强筋,23-横加强筋,24-后斜加强筋,25-后翻边,26-过渡弧形板,27-角形加强筋,3-底板,31-下翻边,32-下纵加强筋,33-下斜加强筋,3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信函秤的支座,包括顶板1、底板3以及连接在底板3和顶板1后部的连接板2,顶板1、底板3和连接板2形成一个前部具有空腔的槽形结构,且底板3面积大于顶板1面积,使支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顶板1上设有与秤脚插接的秤脚座12和对秤体一侧限位的上挡边11,通过秤脚座12对信函秤底部的秤脚进行限位,同时上挡边11对信函秤的秤体一侧限位,使信函秤不会上顶板1上移动,为使支座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底板3的下部设有下加强筋和沿周边设置的下翻边31,连接板2的背部设有后加强筋和沿其周边设置的后翻边25。
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底板3上的下加强筋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3下部的下纵加强筋32或下横加强筋,以及两个以相交设置在底板3下部的下斜加强筋33,下斜加强筋33与下纵加强筋32或下横加强筋相交,下纵加强筋32或下横加强筋以及下斜加强筋33的端部分别与下翻边31连接,通过底板3下部的下纵加强筋32或下横加强筋以及下斜加强筋33和下翻边31,既可减少底板3的用料,又能使底板3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刚度,本实用新型在底板3上还设有螺纹孔34,可通过紧固件将支座可靠地安装在工作台。
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2上的后加强筋包括横加强筋23、竖加强筋22以及后斜加强筋24,横加强筋23连接在连接板2背部的上侧,间隔设置在连接板2背部的两个以上的竖加强筋22其端部分别与后翻边25和上横加强筋23连接,两个以上相交设置在连接板2背部的后斜加强筋24的端部分别与横加强筋23以及后翻边25连接,通过连接板2上的横加强筋23、竖加强筋22以及后斜加强筋24和后翻边25,使连接板2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本实用新型为使支座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连接板2的背底板3还具有与后翻边25相连的过渡弧形板26,两个以上的角形加强筋27设置在连接板2的背部和过渡弧形板26上。本实用新型为方便对导线的布置,连接板2的背部设有两个呈L形的导线卡槽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片式灭火器压力显示器
- 下一篇:矿用磁感式本安型水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