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升降机防冲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5906.0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敬灯;黄建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黄秀婷;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机 冲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常使用的施工升降机中,按照设计的标准都会有上、下限位开关以及上、下极限开关作为施工升降机运行的安全保障装置。电梯向上运行至最高楼层时,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及时松开操作开关,梯笼会继续向上运行1.8米时撞到上限位挡块,上限位开关会切断上升接触器电源,施工升降机的电机断电停止运行。如果上升接触器为及时断开,梯笼继续向上运行15厘米时会撞到上极限挡块,上极限开关动作,切断施工升降机运行的总电源,施工升降机停止运行。但在施工升降机升降节施工时,上限位挡块与上极限挡块这两个安全装置是要拆除的,这样升降节施工作业才能进行。如果遇到上升接触器未及时断开的紧急情况,施工人员要操作加节按钮上的急停开关才能控制施工升降机的运行。此时梯笼是否冲顶以及人身是否安全就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包括操作者的现场反应能力、操作经验等。因此,如何保证升降节施工时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是施工升降机设计中的一个盲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顶装置,其能有效防止施工升降机冲顶,保障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设于电梯梯笼上高于电梯梯笼传动齿安装位置的安装座、与安装座滑动连接的顶压件、连接于安装座和顶压件之间且能将顶压件的一端顶压在施工升降梯的升降节立柱上的回位弹性件、固定设于顶压件另一端上的停机触发件以及设于顶压件旁侧且位于停机触发件回位范围内的停机触发开关;所述停机触发开关与施工升降机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停机触发开关在受到停机触发件触发时通过施工升降机的控制装置控制施工升降机停止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装置安装于电梯梯笼上高于电梯梯笼传动齿安装位置,顶压件通过回位弹性件顶压在施工升降梯的升降节立柱上,随电梯梯笼上下移动;当遇到电梯梯笼即将冲顶时,顶压件先于电梯梯笼传动齿脱离升降节立柱;在回位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顶压件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停机触发件回位;停机触发件触压位于停机触发件回位范围内的停机触发开关;停机触发开关控制与之相连的施工升降机的控制装置,切断施工升降机运行的电源,梯笼停止上升,避免梯笼冲顶。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可靠稳定,能有效防止施工升降机冲顶,保障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反映施工升降机正常工作时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状态。
图2是图1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中反映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防止冲顶时的状态。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标号说明:1、安装座,2、回位弹性件,3、升降节立柱,4-1、滚轮,4-2、顶杆,5、停机触发件,6、停机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冲顶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它包括固定设于电梯梯笼上高于电梯梯笼传动齿安装位置的安装座1、与安装座1滑动连接的顶压件、连接于安装座1和顶压件之间且能将顶压件的一端顶压在施工升降梯的升降节立柱3上的回位弹性件2、固定设于顶压件另一端上的停机触发件5以及设于顶压件旁侧且位于停机触发件5回位范围内的停机触发开关6;所述停机触发开关6与施工升降机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停机触发开关6在受到停机触发件5触发时通过施工升降机的控制装置控制施工升降机停止上升。
所述顶压件包括顶压在升降节立柱3上的滚轮4-1以及与滚轮4-1固定连接的顶杆4-2,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便于顶杆4-2往复滑移的轨道。
所述回位弹性件2为弹簧,回位弹性件2的一端作用于安装座1上,另一端作用于设置在顶杆4-2中段的凸缘上。所述弹簧可以是拉簧,也可以是压簧。
所述凸缘由与顶杆4-2中段螺纹连接的螺母组件构成。
所述停机触发件5为压板。
所述停机触发开关6为非自动复位式开关,所述施工升降机的控制装置为零位总接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