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监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5492.1 | 申请日: | 201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晖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4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 地址: | 73006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对静脉一次性输液器“莫非氏管”中的液滴进行监控的输液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输液治疗时经常会发生针头穿破血管、液体漏于皮下、针头凝血栓堵、输液管折断等不安全情况。发生上述情况时,只要处理及时,基本不会给病患造成伤害,但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了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情况,开发出了能够对输液速度、输入量、输液异常进行检测、控制,并能报警的输液监控装置。这些监控装置中的一部分不能直接与现有一次性输液器相配适,需从输液器的设计生产阶段对一次性输液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导致成本增加,并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部分监控装置可以与现有一次性输液器相配适,但这部分监控装置控制液滴数,监控报警等功能都局限于机器本身,即发生在病区床前,而护士大多在护士站工作,不可能只站在一个病人的床前进行观察。而对于具有远程无线传递性能的监控装置来说,能将输液信息传送到护士站;但由于传送的控制项目过多,需要更换病区原有的传呼系统,增加了成本,限制了此类监控装置的实际使用;另外,监控装置操作繁琐,需耗费很多时间进行调整设置,而实际工作中,除个别危重病人和特殊要求病人需要对输液速度进行严格计算、控制外,对普通病人的输液速度没有特殊要求;同时,过于重视“多参数”、“多功能”,使得监控装置的设计和功能复杂,成本升高,造价高昂,只适合个别垂危病人使用,不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监控装置,与现有一次性输液器相配适,利用病区现有传呼系统传输信息,并能自动关闭输液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包括夹子状监控头,监控头与病区床头传呼系统终端相连接,监控头上设置有监控电路,监控头上还相对设置有两个管道压力开关,两个管道压力开关之间设置有两块簧片,一个管道压力开关与一块簧片相接触。
所述的监控电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电源、开关和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分别与指示灯控制器、红外线传感器、管道压力开关、信号放大器和远端报警继电器相连接;信号放大器还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管道压力开关和远端报警继电器相连接。
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识别电路,识别电路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接。
所述的管道压力开关采用电气控制压力开关或电磁控制压力开关。
本实用新型输液监控装置采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对输液器“莫非氏管”中的液滴进行监测,使用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调节设置,利用病区现有的传呼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当发生输液不安全情况或输液完毕后,能自动关闭输液管道,向护士站发出报警提示,保持病房的安静,不影响病人的休息,方便护理工作,安全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液监控装置中监控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液监控装置中监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监控头,2.开关,3.病区床头传呼系统终端,4.连线,5.插头,6.病区床头传呼系统呼叫器,7.传输线,8.护士站传呼系统报警显示器,9.电源,10.DC/DC转换器,11.指示灯控制器,12.红外线传感器,13.管道压力开关,14.信号放大器,15.远端报警继电器,16.红外发射电路,17.红外接收电路,18.识别电路,19.壳体,20.莫非氏管,21.输液管道,22.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输液监控装置的结构,包括夹子状监控头1,监控头1上设置有监控电路,监控头1与连线4的一端相连接,连线4的另一端通过插头5与病区床头传呼系统终端3相连接,病区床头传呼系统终端3通过传输线7与护士站传呼系统报警显示器8相连接,病区床头传呼系统终端3还与病区床头传呼系统呼叫器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晖,未经王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