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防盗装置的数码相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3863.2 | 申请日: | 201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喻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吉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8B13/00;H02N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装置 数码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相机,特别涉及一种带防盗装置的数码相机。
背景技术
数码相机作为一种走在时尚尖端的数码产品,其造型精致、携带方便,因此深受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以及外出旅游人士的喜爱。现有的数码相机一般采用市电进行充电,如果外出摄影时,遇到数码相机电量用完的情况,一时之间又无法找到适当的地方进行充电,相信此时一定会很扫兴,但如果我们在数码相机上附带太阳能装置,使其既可以利用市电充电,又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相信这样的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还有的时候因为一时之间疏忽大意,造成忘了数码相机放置在什么地方,或者因为没有提示功能,在乘坐公交车时不小心遇到被盗的情况,这样会给使用者带来诸多损失,如果在数码相机上附带防盗的功能,在遇到一时之间无法找到的情况,可以按动外设的遥控装置,就能及时发现数码相机的放置位置,同时在及时发现被盗时,可以通过按动遥控装置,随时了解到数码相机的所在地方。另外如果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容易导致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在数码相机上附带防静电的功能,相信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现有的数码相机都没有将上述这些功能很好的结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带防盗装置的数码相机,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带防盗装置的数码相机,包括相机主体,相机主体外壳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相机主体内设有转换器、蓄电池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蓄电池、转换器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电联,相机主体内还设有报警功能模块,报警功能模块与相机主体内部的主板电联,其与外设的遥控装置连接,报警功能模块由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蜂鸣器以及LED指示灯组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器输入端电联,信号接收器输出端分别与蜂鸣器输入端以及LED指示灯输入端电联,相机主体外壳上还设有与LED指示灯对应的窗口。
作为优选,所述相机主体外壳表面设有静电保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相机主体外壳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相机主体内设有转换器、蓄电池以及控制电路,使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利用市电进行充电,又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相机主体内设有报警功能模块,报警功能模块与外设的遥控装置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的功能;相机主体外壳上还设有静电保护膜,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静电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带防盗装置的数码相机,包括相机主体1,相机主体1外壳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相机主体1内设有转换器、蓄电池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蓄电池、转换器以及太阳能电池板2电联,相机主体1内还设有报警功能模块,报警功能模块与相机主体1内部的主板电联,其与外设的遥控装置连接,报警功能模块由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蜂鸣器以及LED指示灯组成,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器输入端电联,信号接收器输出端分别与蜂鸣器输入端以及LED指示灯输入端电联,相机主体1外壳上还设有与LED指示灯对应的窗口3,所述相机主体1外壳表面设有静电保护膜。
外出旅游时遇到电量不足或者电量用完的情况,可以及时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遇到一时无法找到相机或者及时发现被盗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按动遥控装置,根据LED指示灯发出的光亮以及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就能及时了解到数码相机所在的位置;相机主体1外壳上设有静电保护膜,使本实用新型带有防静电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吉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吉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