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硬密封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2464.4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中庆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1/4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密封 截止阀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系统的陶瓷硬密封阀门装置,在石油、化工、化纤、炼油、冶金、火电厂、核电站等行业上,系统是高温、高压管路上使用,在输送介质过程中减少磨耗,保障了其密封效果,是一种耐磨、耐腐蚀、耐冲刷、密封性强的陶瓷硬密封截止阀。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截止阀的构造是由执行器、金属阀杆、金属阀瓣、阀体等等装配组成,截止阀介质是单向流动,有方向性,且介质有较快的输送速度,对金属阀瓣、金属阀体的冲蚀磨耗严重,造成密封性差,使用寿命较短,需频繁停车更换金属阀瓣和修补金属阀座,且截止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阀门操作不便、成本高,造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投入大的局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截止阀磨耗、冲刷快,寿命短和操作不灵活等构成威胁的不足,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瓷硬密封截止阀,选用不同的阀体材质,可分别适用于水、蒸汽、油品、硝酸、醋酸、氧化性介质、尿素等多种介质,介质为气体时(小口径的截止阀),液体时流体阻力较小时多用于含固体颗粒或粘度大的流体,流体阻力较大时不易使用于含固体颗粒或粘度大的流体,是一种密封性好的阀门,该陶瓷硬密封截止阀不仅磨耗小、耐磨损、耐冲刷、耐腐蚀,且密封性强、使用寿命长,此阀门结构简略,操作灵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阀体中,金属阀瓣及陶瓷密封件靠外设一执行器连接螺旋阀杆驱动阀门作功,是一种耐磨、耐冲刷、耐高温、耐腐蚀的阀门,通过执行器带动金属阀瓣实现阀门的开启、关闭,阀体、阀杆、阀瓣为金属材质,陶瓷阀座、陶瓷密封件采用工业陶瓷材质,密封方式采用硬密封配合,在阀体中陶瓷阀座与金属阀体采用热装配合,陶瓷阀座与镶嵌在金属阀瓣上的陶瓷密封件紧闭配合,金属阀体与金属阀瓣通过阀杆连接,阀体外侧设置一执行器,金属阀体外部通过阀杆固定连接一执行器(执行器执行方式可为:气动、电动、手动等),执行器通过金属阀杆驱动金属阀瓣及陶瓷密封件上下移动作功,实现陶瓷截止阀的开、关,陶瓷截止阀大大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陶瓷阀座为工业陶瓷与金属阀体热镶装配合而成,陶瓷密封件与金属阀瓣紧配合,由于陶瓷阀座与金属阀瓣上的陶瓷密封件的密封方式是硬密封闭紧配合,能得到理想的密封效果,由于阀门与介质接触地方的材质是超硬耐磨耗的工业陶瓷,可大大减轻浆液,颗粒、液体等介质对阀门的冲蚀磨耗程度,达到磨耗小、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陶瓷硬密封的配合方式,密封严密,减少磨耗,外可设置手轮、气动、电动等执行方式操作,通过执行器连带阀杆带动金属阀瓣及陶瓷密封件上下移动来作功,实现阀门的开启、关闭,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装配图
图2是陶瓷硬密封截止阀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陶瓷硬密封截止阀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陶瓷硬密封截止阀第三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金属阀体,2.陶瓷阀座,3.金属阀瓣,4.陶瓷密封件,5.金属阀杆,6.执行器部分。
在图1中,金属阀体(1)与陶瓷阀座(2)热镶装配合,金属阀瓣(3)与陶瓷密封件(4)采用紧配合配合为一体,通过金属阀杆(5)装入阀体(1)中,陶瓷阀座(2)与陶瓷密封件(4)硬密封紧配合,金属阀杆(5)通过连接执行器部分(6)带动金属阀瓣(3)及陶瓷密封件(4)作功,达到陶瓷截止阀门的开启、关闭作用。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金属阀体(1)与陶瓷阀座(2)采用热装配合为一体。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金属阀瓣(3)与陶瓷密封件(4)采用热镶装装配为一体。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金属阀杆(5)与执行器部分(6)固定连接,使得执行器(6)能稳定准确操作金属阀杆(5)的移动,从而带动金属阀瓣(3)与陶瓷密封件(4)作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中庆,未经李中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