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掺气减蚀直流式水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2211.7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勇;韩伟;俞小伟;顔效凡;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气减蚀 直流 式水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式水洞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研究掺气减蚀的直流式水洞装置。
技术背景
在溢流坝、泄洪洞、溢洪道等泄水建筑物中,当水流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流压强低于相应的饱和蒸汽压强,就会产生空化现象。空化会导致流动不稳定, 产生剧烈振动和噪声, 降低其水力性能, 并且由低压区流到较高压力区时会产生空蚀破坏,使材料表面产生空蚀破坏, 降低其使用寿命。国内外有很多泄水建筑物都曾发生过空蚀破坏。
当空化现象不可避免时,为了减免高速水流空化产生的空蚀破坏,经济而有效的措施是在低压空化区或在易发生空蚀部位上游设置掺气设施强迫掺气。经过研究,掺气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应有的空蚀破坏程度。常规的循环式水洞难以研究高速水流掺气减蚀的机理,因为水洞循环水流大量掺气后除气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循环式水洞难以研究掺气减蚀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有效地研究掺气减蚀机理的掺气减蚀直流式水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掺气减蚀直流式水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流管道、收缩段、掺气段、用于研究空化的观察段、用于研究空蚀的扩散段和出流管道,所述来流管道上安装有调节阀、超声波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所述观察段和扩散段上均设有观察窗,所述扩散段上安装有可更换的混凝土试件,所述观察段和扩散段底部放置有可更换的试验模型,其底部均设有依次排列的测压点,所述出流管道中安装有背压阀。
进一步,所述收缩段是由大到小渐缩的呈内凹的1/4的椭圆曲线结构。
进一步,所述观察段和扩散段的两侧和顶部均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是有机玻璃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掺气段设有不同孔径的掺气孔,所述掺气孔按梅花形或交错排列。
进一步,所述掺气段设在所述收缩段与所述观察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用水泵将蓄水池中水抽入到来流管道中,经调节阀调节流量、超声波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测量流量后进入水洞工作段,水流在水洞工作段内经过收缩段增速减压后形成高速水流进入观察段,此时若在观察段放置试验模型可看到水流会发生空化现象,并形成包含许多空泡的空化水流;接着,空化水流进入扩散段减速增压会使空化水流中的空泡发生溃灭,此时,若在扩散段放置试验模型,会观察到模型被空蚀;在出流管道中设有背压阀,可调节空化水流在扩散段内发生空蚀的程度。水流出扩散段后经出流管道进入回水槽返回蓄水池完成一次水流循环。为了减免高速水流发生空蚀破坏的作用,通常采用掺气来减免空蚀,即在掺气段把空气掺入高速水流,以研究掺气减蚀的机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观察段和扩散段的底部为活动式,可以更换不同试验模型,用来研究不同工况下掺气减蚀的机理。扩散段可以更换混凝土试件,方便研究空蚀对固体边界的破坏程度。所述观察段和扩散段的两侧和顶部设有有机玻璃观察窗,则便于高速摄影机和三维粒子图像测速仪(PIV)的观测,从而研究空化水流的内部流场。所述观察段和扩散段的底部设有依次排列的测压点,便于测量流场的压力,从而研究空化水流的空化数。
所述收缩段由大到小、呈内凹的1/4的椭圆曲线渐缩,使得过流面积逐渐减小,以启动水洞正常工作。所述掺气段设有不同孔径的掺气孔,掺气孔按梅花形或交错排列,使高速水流掺气更为均匀、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设备齐全,能有效控制研究的实验条件的优点,且能有效地研究高速水流掺气减蚀的机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观察段不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散段不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不同掺气段的掺气孔排列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得出减免空蚀最低掺气浓度与流速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掺气减蚀直流式水洞装置,包括来流管道1、收缩段2、掺气段3、用于研究空化的观察段4、用于研究空蚀的扩散段6和出流管道7,所述来流管道1上安装有调节阀10、超声波流量计8和电磁流量计12,所述观察段4和扩散段6上均设有观察窗,所述扩散段6上安装有可更换的混凝土试件9,所述观察段4和扩散段6的底部放置有可更换的试验模型,其底部均设有依次排列的测压点5,所述的出流管道7中安装有背压阀11。
所述收缩段2是由大到小渐缩的呈内凹的1/4的椭圆曲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极性电压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工程匙的页片空转锁及与其相匹配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