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箱机的夹取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20276.8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揭周神;陈建义;王丽杰;徐秉捷;宗宛;杨官其;曾沃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35/16 | 分类号: | B65B35/16;B65B3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箱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的包装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装箱机的夹取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2、保护商品,免受日晒、风吹、雨淋、灰尘沾染等自然因素的侵袭,防止挥发、渗漏、溶化、沾污、碰撞、挤压、散失以及盗窃等损失;3、给流通环节贮、运、调、销带来方便,如装卸、盘点、码垛、发货、收货、转运、销售计数等;4、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在物品的生产过程中,在包装之前,需要进行物品进行装箱。目前,现有的物品的包装很多还是通过手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不易进行生产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箱机的夹取机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方便进行生产控制。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包括外框架、动力机、滑动轴和两块夹块,所述滑动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外框架上,所述夹块套接在所述滑动轴上,所述动力机带动所述夹块在所述滑动轴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为气缸。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为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为油缸。
优选地,所述夹块通过滑动套套接在所述滑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夹块设置有方便物品夹取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包括外框架、动力机、滑动轴和两块夹块,滑动轴的两端固定在外框架上,夹块套接在滑动轴上,动力机带动夹块在滑动轴上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通电后,夹块处于打开状态,当动力机接到夹取指令后,动力机带动夹块在滑动轴上相向滑动,夹块夹紧物品;当动力机收到放开指令后,动力机带动夹块在滑动轴上相对滑动,夹块放开物品,物品放入包装箱内。装箱机的夹取机构循环进行上述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方便进行生产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装箱机的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用新型中装箱机的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包括外框架1、气缸5、滑动轴2和两块夹块3,滑动轴2的两端固定在外框架1上,夹块3通过滑动套4套接在滑动轴2上,气缸1带动夹块3在滑动轴2上滑动。夹块3设置有凹槽,方便物品夹取。
装箱机上可以安装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夹取机构,两个以上的夹取机构可 以同时夹取更多的物品,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的动作过程如下:
当装箱机的夹取机构通电后,夹块3处于打开状态,当气缸1接到夹取指令后,气缸1带动夹块3在滑动轴2上相向滑动,夹块3夹紧物品;当气缸1收到放开指令后,气缸1带动夹块3在滑动轴2上相对滑动,夹块3放开物品,物品放入包装箱内。装箱机的夹取机构循环进行上述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机的夹取机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方便进行生产控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