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液自闭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0147.9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40 | 分类号: | A61M5/4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6233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 自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领域中给临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用的输液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在静脉输液时能自动封闭管路、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的药液自闭阀。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在药液输完后,没有自动封闭作用,这回造成两种不良后果,1. 换输液瓶时,若护理人员稍不注意,就会使空气进入患者血管内;2. 若医护人员不在场或没有及时关闭(或关闭不严)输液器的调节器,就会造成回血现象。而上述因素均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输液器会出现回血现象、危及患者安全,提供一种防止出现回血现象的药液自闭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药液自闭阀,包括壳体,壳体下端设有出液口,壳体上端与上盖相连,上盖上方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端高于壳体的底面,壳体内设有阀芯和限位件,阀芯下方设有浮体,浮体下方设有密封膜片,浮体和密封膜片之间设有凹口。
所述出液口上端高于壳体底部1~2mm。
所述浮体侧壁的径向上设有若干个棱柱。
所述棱柱均布在浮体侧壁上。
优选方案中所述浮体侧壁上设有六个或八个棱柱。
所述密封膜片与浮体是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内设置有阀芯,输液时,阀芯浮起,出液口畅通,当药液输完不再下滴时,阀芯会自动关闭药液出口,使壳体的药液出口部封闭,阻止空气进入管道,不致于造成回血现象,从而有效地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药液自闭阀无须病人和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输液的结束,待输液结束时,输液器可借助于阀芯自动封闭输液管路,防止空气气泡进入患者的静脉,不致于造成回血现象,同时减轻了医务人员的紧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密封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5,壳体5下端设有出液口6,壳体5上端与上盖2相连,上盖2上方设有进液口1,所述出液口6的上端高于壳体5的底面,壳体5内设有阀芯4和限位件3,阀芯4下方设有浮体4-1,浮体4-1下方设有密封膜片4-2,浮体4-1和密封膜片4-2之间设有凹口7。
所述出液口6上端高于壳体5底部1~2mm。
所述浮体4-1侧壁上设有六个或八个或多个棱柱4-3。所述棱柱4-3均布在浮体4-1侧壁上。棱柱4-3的存在可防止浮体4-1吸附在壳体5内壁造成阀芯4倾斜卡住不下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盖2上的进液口1直接或通过导管与输液器与滴斗下端相连,壳体5的出液口6与输液器的滴斗下端后部的导管相连,当需要输入药液时,药液通过进液口1流入药液自闭阀壳体5内腔中,阀芯4随着药液不断流入而浮起,这样药液通过出液口6经导管输入人体,而当药液输完不再下滴时,阀芯4落在出液口6的端口上,并借助阀芯4的重力和输液管内负压使密封膜片4-2密封住出液口6,使空气无法进入输液管内,即使合医护人员不在场也不致于出现回血现象,从而确保输液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5内腔中的阀芯4随着药液不断流入浮起,通过限位卡3限制在一定位置,此时药液滴在阀芯4上不会被打翻,因此出液口6的端口至限位件底部距离须小于阀芯4的最大外径。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与滴斗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