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7939.0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4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卓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旦春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16M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8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源热泵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地球能源的开发与消耗越来越多,从而人们逐渐意识到有限能源的宝贵性,为了对非再生能源进行长久的保护,人们致力于开发多种形式的能源利用方式。
其中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等系统。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设备若要求提供较大功率的功效便要设置比较大型的设备系统,由此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同时目前现有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室内部分均分散布置,从而耗费空间较大,也不便于运行操作及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座能够形成合理布置地源热泵系统从而达到节省空间、方便操作的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安放有主机、若干个循环泵与若干个膨胀罐,所述的主机、循环泵与膨胀罐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包括至少一层基座平台,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基座平台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本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中循环流路为两路,一路由室外回水管线与膨胀罐一、循环泵一连通,再与主机连通;另一路由室内回水管线与膨胀罐二、循环泵二连通,再与主机组连通。机座的基座平台为多层,并其之间呈竖直纵向排列设置,每层基座平台均为一个循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基座平台之间设置的连接结构起到支撑连接作用,使两层之间具有安装设备的空间。
在上述的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垂直位于两相邻基座平台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对应基座平台通过螺栓固连。支撑架的两端具有连接部,螺栓可贯通连接部与基座平台形成可拆卸的连接。
在上述的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垂直位于两相邻基座平台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对应基座平台通过卡接件固连。支撑架的两端具有卡位部,基座平台上对应设置卡位件,卡位部能够嵌入卡位件形成卡接固连,且该卡接可通过外力拆卸。
在上述的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中,所述的基座平台上具有能够承载上述主机、循环泵与膨胀罐的安装部。基座平台上对应设备的安装位置具有呈下凹状的安装部,设备能够对应嵌设入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实现了对其设备的集成化布局,实现对设备的有序管理和操作使用,节省了布局空间并使现场整洁化;同时连接结构具有高度的牢固性,使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2、循环泵;3、膨胀罐;4、管道;5、基座平台;6、支撑架;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机组式地源热泵系统装置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安放有主机1、若干个循环泵2与若干个膨胀罐3,所述的主机1、循环泵2与膨胀罐3之间通过管道4连通。
机座包括至少一层基座平台5,每个基座平台5呈板状,基座平台5上具有呈下凹状的安装部,主机1、循环泵2与膨胀罐3等设备能够一一对应嵌设入其内,并形成稳定固连安装。
每相邻的两个基座平台5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垂直位于两相邻基座平台5之间的支撑架6,支撑架6的两端具有呈平向弯折的连接部,螺栓7可贯穿连接部与基座平台5后形成固连,且该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每层基座平台5上具有的循环流路为两路,一路由室外回水管线与膨胀罐一、循环泵一连通,再与主机1连通;另一路由室内回水管线与膨胀罐二、循环泵二连通,再与主机1组连通。可以根据功率需求设置多层由基座平台5承载的循环单位,且若干个循环单位呈竖直纵向排列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连接结构包括垂直位于两相邻基座平台5之间的支撑架6,支撑架6的两端具有卡位部,基座平台5上对应设置卡位件,卡位部能够嵌入卡位件形成卡接固连,且该卡接可通过外力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旦春,未经卓旦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